驻村故事│乡村里的“甜蜜”忆事

日期:05-13
脱贫户农产品

“爸爸,这水甜甜的,暖暖的,真好喝!”最近天气干燥,我打开蜜罐给女儿冲上一杯蜂蜜水。

瓶罐一开,引出了那一段“甜蜜”事儿。

去年,我作为东兴市纪委监委派驻江那村驻村工作队员进村入户遍访,路过脱贫户老陈叔家门口时,他独坐在石阶上心事重重。

老陈叔是独臂残疾人,劳作起来多有不便,但他生性乐观、勤奋积极,身上仿佛有用不完的劲,他是远近闻名的劳动能手,不但在村里担任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平常还种菜、种桂、养蜂。

“老陈叔,最近家里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吗?”望着眉头紧锁的老叔,我赶紧走到他身边轻轻坐下。

“唉”,老陈叔长叹了口气说道:“小李队员,我们家里的情况你也了解,除了保洁员的那份微薄工资,主要就是依靠卖蜂蜜来增加收入。可是今年情况特殊,蜂蜜销售不出去,这眼看快过年了,家里还积压了上百斤的蜂蜜卖不出去啊。”老陈叔起身带我来到储存间里。

“老陈叔,这事我来想办法,您继续做好手头上的活,等我的好消息。”望着老陈叔的"甜蜜"负担,我拍拍他的肩膀,信心满满。

回到村委,我向我的派出单位领导汇报了脱贫户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并提出在单位内部开展一场消费助农活动的想法。很快,这个想法得到了肯定和支持,一封消费助农的倡议书在单位工作微信群里传开了。

“小李,来一罐试试,口感好再加单。”

“小李,蜂蜜自然恬淡,零添加剂,我还要多买五罐送亲朋好友……”

手机微信不停地跳出购买信息,晚上忙完村委的工作,我赶忙去到老陈叔家装罐贴标签,把订单一一分好,再装箱送出。滞销的蜂蜜很快便销售一空,老陈叔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为了增强脱贫户农产品抗风险能力,在派出单位的指导下我与镇扶贫农产品展销平台取得联系,经过协商,平台方面同意为老陈叔等脱贫户搭建固定销售点。

蜜蜂飞舞于郁郁葱葱的山花之间,我来到老陈叔家把销售喜讯告诉他,老陈叔质朴爽朗地笑着,伴着坛罐间的生动色泽,映照着我的甜蜜心意。

新的一年开始了,虽已结束驻村工作,但为村民服务的心依旧在跳动。通过微信、抖音新媒介,我也当上了“带货主播”,田间地头、乡村民居成了我的“直播间”,村里的蜂蜜、凉薯、葛根、玉桂等农村产品都是我的热卖商品。(东兴市纪委监委)

桂林:用好巡察建议书 对症下药促整改 家风故事丨插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