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河南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事业单位”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这一变化实际上源自2021年底启动的河南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按照计划的时间,这项改革已于2023年完成。近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2023年度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十大案例,由省委编办负责的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入选,因为涉及机构及编制精简、压缩等话题而再度引发关注。
2020年以来,全国多地均开展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河南不是孤例。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其中提到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国这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
由于此前我国曾于2011年出台指导意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并要求于2020年达成改革目标,因此,以2020年为分界点,当前这一轮深化改革也被看作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编制向基层下沉
根据公开消息,河南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开始于2021年底,按照省直和市县两个层面分步进行。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基本完成。随后,改革进入“深水区”:2022年底前,市级事业单位改革完成;2023年上半年,县级事业单位改革完成。
此轮改革对机构和编制精简给出明确标准。
省直层面,除学校、医院外,按照“531”比例进行精简,即事业机构按不低于50%精简,事业编制按不低于30%精简,其中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精简比例不低于10%。市县层面,参照省直做法,按照“421”比例进行精简。
此外,省直层面原则上不再保留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空壳单位”“僵尸单位”以及特定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的事业单位一律撤销。改革后收回的事业编制和机构限额,由市、县本级统筹使用,鼓励“减上补下、减县补乡”。
关于改革成效,河南省委编办在此次入选十大改革案例的介绍文章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河南省委编办将其评价为“瘦身”与“健身”并举。
从“瘦身”来看,以省直层面为例,除学校、医院外,事业单位精简60.7%,撤销科级和事业编制16名以下事业单位以及“空壳单位”137个,事业编制精简46.9%,厅级领导职数精简9.3%、处级领导职数精简25.5%。
从“健身”来看,精简收回的编制并不是取消,而是向高质量发展、重点民生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比如,将省直改革收回的事业编制下沉县(市、区)5638名,为省科学院、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核定编制3300余名,加强了教育、医疗卫生、文物保护等相关事业单位工作力量。
多地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不止河南,2020年以来,全国多地均开展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这轮改革缘起2020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从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指导意见》将9个省份选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其中山西、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山东5个省份作为全域试点,其余4个省份则以省内部分地区作为试点。比如,江苏将无锡、常州、扬州、徐州4市及其分别下辖的4县(市、区)作为试点。随后,试点各地相继召开部署动员会议,率先启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机构、编制的精简和压缩是这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的其中一个方面。
比如,黑龙江在动员部署大会上提出三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分别是压缩编制、精简机构、优化整合。其中,省直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5%;市县事业编制总数原则上至少精简10%。
到2021年10月,历时一年的黑龙江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完成。一年来,全省共精简事业单位2735个,收回事业编制8.3万余名。
再如,江苏省在试点地区,市级层面事业单位总量由1366家减至763家、精简44.1%,收回事业编制9564名、精简了20.6%;县级层面事业单位精简45.6%,收回事业编制3517名、精简了24.9%。
从试点各地披露的信息来看,此轮改革聚焦报刊、检验检测、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
其中,山西和黑龙江都提到重点对报刊、检验检测机构等加大行业体制改革力度,山西、黑龙江、江西都触及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内蒙古则对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进行了整合。
比如,江西省在推进地勘行业改革中,整合多家单位新组建江西省地质局,正厅级,省政府直属,归口省自然资源厅管理,主要承担组织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职责,负责推进地勘队伍改革。
在省地质局管辖下,又组建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副厅级。此外,将分散的地质队伍整合为25个左右专业性地质大队,不再使用事业编制新进人员,合理控制规模。
“减编不等于减人”
改革过程中,人员“何去何从”最受关注。
“减编不等于减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了目前事业单位改革在人员编制方面采取的主要办法。
一般来讲,改革之初即会对一个单位或部门一次核定一个编制总数,对现有编制数量超过核定数量,即“超编”部分,往往采取“退2进1”或“退3进1”的方式进行消化,逐步将人员调整至编制以内。
也就是说,退休2或3人,才能再招录一名新人。
以河南为例,河南省委编办撰文表示,对超出核定编制数额的在编人员,核定同性质、同待遇的编制作为临时过渡,根据减员情况按照“退3收2进1”的办法逐步收回。
河南一名事业单位人员告诉记者,“退3进1”很早已经开始实施,目的是自然消化,以时间换空间。目前来看,改革对已经在编的人影响不大,基本上可以平稳工作到退休。
汪玉凯也表示,这种一次核定编制、逐步精简到位的办法,能够比较平稳地推进改革,避免出现“断崖式”精简分流,保障干部职工切身利益。
与此同时,这样的办法带来的比较直接的影响是,“单位不好进人了”,前文提到的河南一事业单位人员表示。
他向记者介绍,其所在的科室目前有5个人,其中两人马上退休,还有1个人是借调挂职的,等于科里只剩两个人在主要参与工作,人手不足,工作开展起来很吃力。“想招新人,但是指标卡着,没办法。”
江苏某地一名事业单位人员表示,她的单位执行的是“退2进1”,去年达到了招录新人的标准,但是因为这两年财政压力较大,为了控制成本最后也没有招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事业单位多以退休人员返聘、招聘临时性人员或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来弥补人手不足的问题。
汪玉凯表示,由于临时性人员与在编职工在稳定性和待遇、福利方面差距较大,也会造成一定问题,有些单位可能存在主要由临时性人员承担大量工作的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类似声音,有受访者表示,单位内部还存在一些闲职,尽管是在编人员,但工作量不大,“一到17点单位里全是小孩。”此外,返聘人员虽然从数量上看的确补充了人手,但不招新人也导致一些基层科室老龄化比较严重。
如何“重塑”事业单位
实际上,多地在此轮改革中都触及这一问题,比如,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就曾在会议上强调,要实现涉改事业单位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变,真正改出事业,改变养人,改进治理。
在这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中,被冠以“重塑”之名的不止河南一地。
2020年8月,山西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推进会指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要“紧紧抓住整体性重塑这一核心”“大胆先行先试,真改实改彻底改”。江西在部署阶段提出,要着力推进系统重塑、功能再造。内蒙古自治区要求,实现事业单位改革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反应”。
汪玉凯介绍,此轮以“重塑”为名的改革是在我国已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
以2020年为分界点,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被分为前后两个篇章:从2011年到2020年,主要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从2020年开始,则是这一轮以“重塑”为名的深化改革。
两个阶段各有其改革任务。
汪玉凯介绍,分类改革共涉及超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当时的主要问题是事业单位类别不清、功能错位,所以首先进行了分类改革。把过去的行政性事业单位划归到行政系统,不再搞行政性事业单位;同时,把一部分出版社、报社等文化事业单位,过去叫做经营性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属性。
“该回行政的回行政,该变企业的变企业,这就是两个剥离。”汪玉凯表示,改革后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的主要是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被划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自收自支三种类型。
在分类改革基础上,我国从2020年开始进入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即“重塑”阶段。“主要是内部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提高绩效效能,给事业单位更多自主性、灵活性。”汪玉凯介绍。
目前,虽然多地已经宣布完成了此轮重塑性改革,但汪玉凯感到,改革在一些环节上仍然存在不顺、不畅的问题。
据他介绍,经过改革,我国事业单位人员从之前的4000余万人减少到目前约3200万人,减少了约1000万人,但是与约800万公务员的规模相比,“事业单位人员仍然是我们这个体制内的‘大头’,如果事业单位的自主性调动不起来,那么很难实现它设定的‘重塑’改革目标。”
如何调动事业单位的自主性?汪玉凯认为,从目前实际来看,要想调动事业单位的自主性仍然需要大的、整体的改革氛围,包括行政改革、政府自身的改革等一体推进。
记者注意到,这一轮事业单位改革正是在前期已经进行了党政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开展的。
202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在相关会议上明确提到,“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复杂、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是与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压茬推进的。”此后又提到,“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党政机构改革后的又一场深刻变革。”
事业单位的下一轮改革何时会到来?汪玉凯表示,去年我国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目前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基本上完成了,地方层面的还在进行,等到党政机构改革深入以后,事业单位改革可能会凸显出来,但是“现在好像还看不到。”汪玉凯说。
新京报记者姜慧梓
责任编辑:崔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