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震为何上海震感明显?专家:上海地基多为软土层,会放大震动

日期:04-03
地震台湾省上海市专家地震局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3日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上海市地震局官方微博当日9时许发布消息:此次台湾地震距人民广场约825公里,上海大部分处在高层建筑的市民反映有震感,根据历史地震经验,台湾地区发生中强地震,会对上海部分高层建筑造成影响,但不会对本市造成危害。

为何远在台湾的地震上海会有明显震感?上海居民在感受到震感时应该如何处理?接下来台湾地震又会对上海有哪些影响?对此,4月3日上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了上海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温燕林。

上海地基多为软土层会放大震动

温燕林表示,根据历史情况来看,台湾6级以上的地震,上海的部分高层建筑会有不同程度震感,因此台湾这次7.3级地震震级更大,波及范围更大,从掌握的情况来看,福建、浙江和上海大面积的高层建筑都有明显震感。

“很多高层的居民可能都会感受到室内的家具震动,或悬挂的物品摆动,震感还是比较明显的。”温燕林解释,由于上海地下分布着厚达300米-400米的软弱覆盖土层,对远处地震传来的长周期地震动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上海一些高层建筑自振频率与长周期地震动相近时发生共振加剧“摇摆”。

事实上,并不只有台湾的地震会波及上海。温燕林透露,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期,上海陆家嘴地区的高楼也受到了波及,不少办公人员感受到强烈震感后逃离下楼。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也让上海人民“感同身受”。

在高楼有震感,应就近躲到狭小空间

“我们办公室刚刚晃得厉害,整个楼的人都跑下来了,一早上跑了20多层楼,真的受不了。”上海市民王女士回忆了今早的情况。

当感受到明显震感时,急于下楼到地面寻找躲避点,是恰当的处置方式吗?

温燕林说,实际上身处高楼感受到震感时,应该先就近选择卫生间等狭小空间进行躲避比较安全。如果在感受到震感时急于下楼,可能会因为一些物品震动掉落而受到伤害,可以选择等到震感消失后再有序撤离。

“上海新建建筑物都是严格按照7度抗震设防标准建造的,一般远处发生的强震不会造成破坏。”温燕林说,因此市民在感受到震感时也不必过分惊慌。

台湾6级以上的余震可能仍会波及上海

温燕林透露,截至4月3日12:00,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0级以上余震共计21次,最大的余震达到了6级。如果再发生6级以上的余震,上海地区部分高楼可能还是会出现震感,但不会造成破坏性影响。根据历史地震分析研判,台湾这次地震对于华东一带的地震活动影响不大。

温燕林说,从上海地震局的监测数据来看,1970年以来上海行政区陆地上发生的最大地震就是去年青浦的3.1级地震,上海附近水域发生的最大地震是1971年长江口4.9级地震,总体而言上海目前地震活动水平不高。

“我们也会利用这次机会,包括每年的5月12日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和震时避险技能的宣传普及。”温燕林说,只有掌握好相关技能,才能在地震发生时做好自我保护。

责任编辑:张迪

截至4月3日14时50分,台湾发生101起余震 拜登通话中提及仁爱礁、香港、新疆、西藏问题,美方还敦促中方停止支持俄罗斯,中方回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