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人生立世,不可缺友。对于如何交友,荀子认为“匹夫不可不慎取友”,简言之,就是说一个人应该谨慎选择自己的朋友。
古人讲,“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一个人的道业、学业、事业能不能有所成就,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选择、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因为,“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还因为,“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反之,“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这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孔子之所以得出“商也日益,赐也日损”这样的预判,是因为商(子夏)喜欢与比自己贤德、有学问的人交往,而赐(子贡)却喜欢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之后,孔子又说了一句话,“不知其人,视其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孔子在长期的阅人、交友中总结出的经验。在孔子看来,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识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谄媚逢迎之人、伪装友善之人、花言巧语之人交友,则是有害的。清人曾国藩也有“八交九不交”的择友标准,他提倡多交“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不交“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者、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
交友贵在择友,要在“相慰相警”。宋代曾巩在《怀友》中写道:“思而不释,已而叙之,相慰且相警也。”朋友之间,当以交谊之诚相慰藉,以为人、为官、为学之道相勉励。收到曾巩书信后,友人回复:“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曾巩与好友这种“相慰相警”的交友之道值得今人学习。实际上,真正的朋友就应这样。在友人遇到不快、委屈时,作为好友当及时慰藉、鼓励,使其免于悲伤、消沉,从而直面风雨、走出困境;在友人志得意满、自以为是时,身为友人则应及时予以提醒、劝告,“道义相砥,过失相规”,防止其任性妄为、走上歧途。
对党员干部而言,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同样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认真思考的问题。唯有自觉端正“交友观”,慎重对待“朋友圈”,追求君子之交、群众之交,杜绝利益之交、权钱之交;同时,不断增强辨友识人本领,多交益友诤友,少交媚友损友,方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