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洁癖”要不得

日期:02-09
互联网

来源:今豫网言 

洁癖,是指太爱干净,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社会交际。

而在一些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身上,也有一种洁癖,叫“舆情洁癖”,见不得网络上有关于本单位的一点杂音,把正常批评和争议当成舆情去“应对”,这说到底是一种低级红。

“舆情洁癖”其实是不懂网的体现,具体表现为运用行政思维去看待网络现象,很容易导致用力过猛。

错把舆论当舆情。有些领导干部最怕看到的是,涉及本单位的政策引发争议或者受到批评,网上稍微有一点动静,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马上要求撤回新闻发布,或是联系相关部门要求“灭火”。更有甚者,就连正面宣传也不允许上热搜、上热门。

其实,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大广场,谁也不可能做到“零差评”,有舆论争议并不意味着形成了网络舆情,而应该认真倾听网民的声音,广泛收集和采纳来推动完善工作。过于紧张的本身,还是网络素养不够,或是对工作没有信心。

错把关注当压力。有些领导干部遇到出圈了、火爆了,也有一种畏惧心理,总觉得在聚光灯下不自在,怕犯错、怕失控,本该趁热打铁的亮点工作,反而要求缓一缓,降一降热度。

其实,怕被关注的背后,还是怕工作出现纰漏怕被问责,害怕舆论关注带来蔓延风险,宁愿以沉默作为保护色。这看似是一种对网络的重视,实际上是不会用不善用网的表现,与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要求有差距。

错把控制当胜利。网络是属于全体网民的,不是哪一家开的,也不是一个声音说了算的。有些职能部门为了确保绝对安全,对网络上各种热闹如临大敌,不敢轻易参与讨论。

比如,很多部门喜欢开通微信公众号作为政务新媒体,因为可以“控评”,批评的、负面的声音留在后台不放出来,甚至都不开通留言功能。而开通政务微博的部门,也很少敢与网民展开互动,生怕捅了“马蜂窝”。

图源:视觉中国

图源:视觉中国

“舆情洁癖”之所以存在,背后是“舆情恐惧心理”在作怪,是自身网络工作能力本领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体现。

来源于认识的偏差。不了解网络平台的发展趋势,不了解网络算法的投其所好,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规律,将网络上的声音放大化,以自我臆想擅自提升“网络热度”“舆情热度”。

比如,若是常在网络平台检索相关负面争议信息,那平台就会根据算法推荐,源源不断地推送类似信息,就会使其形成讨论很热烈、舆情已爆发的心理压力,说到底,属于“自我多情”了。

来源于权力的任性。忽视了网络交往的平等性特征,不愿意接受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现实,不尊重谁都有发声的权利。

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对网络也应采取行政化管理,只要一发生舆情,不管是单纯的情绪吐槽,还是理性的批评建议,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改进工作,或是正面回应消除误解,而是要求“一删了之”。权力不可任性,互联网也不是真空,包容多元是互联网的生命力所在。

来源于未知的不安。总认为网络是洪水猛兽,自身缺乏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专业素养,所以,难以判断网络舆情的走向,不知道“将走向何方”“会炒向哪里”,对于正常批评与争议有升级恐惧,不敢承担下一步的风险与后果,索性在萌芽苗头状态即予以掐除。

这种处置方式,其实是小题大做,过分小心谨慎,不仅会助长更为偏激的声音,更是对坚守正能量的一种退缩。

图源:视觉中国

图源:视觉中国

“舆情洁癖”的发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被迫原因,还需要职能部门领导干部自己先“祛魅”,用正常心态看待网络声音。

要学网懂网用网。作为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网络关是必须要过的一关,学网懂网用网是必修课。

争取网络舆情的早发现、早预判、早处置,关键的是把线下的事做好,然后科学把握回应时机、回应方式、回应级别、回应内容、回应渠道,不要害怕说、强硬说、不会说,更不能“躲、拖、推、删”。

要欢迎网络监督。要有“闻过则喜”的境界,将网络声音作为广义的问卷调查途径,积极收集、整理,及时组织分析、研判,将网民的批评与建议转化为转变工作方式的有效助力。

要注重扩宽网络监督渠道,建好网络问政平台,摒弃“网络洁癖”,努力养成在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习惯,每一次网络舆情都是一次考验,也是扭转形象树立良好形象的契机。

要放松心态对待。网络是一个话题频出、热梗频发的地方,不能拿现实工作环境去套换网络交流氛围。对于存在的误解,相关职能部门不妨一笑了之,甚至可以用善意玩笑的方式展开互动,在沟通中消除网民的偏见。

重视舆情很有必要,但别患上了“舆情洁癖”。我们相信,只要展现出不回避问题、努力解决问题的担当和姿态,“好事能说好,坏事也能好好说”,广大网民定会以善意回应诚意。

责任编辑:张玉

团圆年 | 回家的路,就是年 中国海油:践行“四下基层” 切实把主题教育抓出好成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