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怀圣寺:万里行程从这里起航,万国来客在这里安家

日期:01-12
广州市

广州怀圣寺:万里行程从这里起航,万国来客在这里安家

广州,自汉代起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海上交通枢纽。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当时从广州出发的通海夷道全长14000多海里,远达波斯湾、红海等地,大批阿拉伯商人沿海上丝绸之路抵华,靠岸广州,伊斯兰教也随之进入中国。

▲广州通海夷道。(图片来源:南越王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广州通海夷道。(图片来源:南越王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怀圣寺,又称狮子寺、光塔寺,坐落于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是沿海地区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建筑之一。怀圣寺是一座唐代门堂制格局的清真寺,与敦煌千佛洞壁画中的唐制式寺院相似,坐北朝南,呈庭廊楼檐式长方形轴对称布局,主要建筑包括大门、二门、三门、看月楼、礼拜殿、经厅及位于寺院西南侧的光塔。

交融的建筑,也是包容的文化

▲怀圣寺大门。(图片来源:中国广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怀圣寺大门。(图片来源:中国广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怀圣寺大门。(图片来源:中国广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怀圣寺的大门是一座中式红砖墙、绿琉璃斗拱建筑。推开镂空的铁栏门进入寺院,迎面是典型岭南祠庙式门楼的二门,青砖石额,古朴素雅。门额上书清代布政使邓廷楠亲笔题书“怀圣寺”三个镏金大字,挥毫苍劲浑圆。过门而入,仿中式门堂设有照壁式样的屏风墙,漆红柱体直矗上门楼中堂屋顶,照壁屏上镂空有花纹饰样装点,左右柱体留有民国十二年夏所题之书:“立言垂永世天经传述徧羊垣,怀圣自南州寺塔轮囷矗斗牛”,描述了寺塔建筑的宏伟。

▲怀圣寺三门。(作者供图)

▲怀圣寺三门。(作者供图)

绕过屏风墙,来到三门,门楼檐顶采用中国传统飞檐翘角建筑形式,远观其顶,与看月楼檐顶形成层叠飞檐景观,汉式古建壮观气势与飞动轻快之韵跃然而上。门后,罗汉松倚映,仿佛误入佛门重地。眼前的看月楼保留着明代修葺的红砂岩遗迹和清代康熙时的重檐斗拱式样,多朝代筑构文化融汇一体,历久弥新。

▲看月楼全景。(作者供图)

▲看月楼全景。(作者供图)

门楼四周各开券门,红墙绿瓦,楼顶上檐施三跳斗拱,下檐施四跳斗拱,层托而上,恢弘庄重。正面楼门嵌有清康熙三十四年重建时留下的“怀圣光塔寺”金漆大字,上悬“继往开来”牌匾,朱子“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之风骨昭然而出。

▲“怀圣光塔寺”。(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怀圣光塔寺”。(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进入内堂,向上而视,四面壁廊悬有“追前启后”“主恩重叠”“化雨慈云”“圣道南矣”四副大匾,为信众名士所赠。“化雨慈云”,具有溯“化雨慈云满锦城,佛刹王宫同安堵”的联想意境,还兼传伊儒文化共有的循循善诱的教育理念,意蕴交织,毫不违和。

▲看月楼内的牌匾。(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看月楼内的牌匾。(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堂内穹顶高阔,顶端嵌有经文牌匾,类似中国传统藻井格局,伊儒文化在这一方楼宇中互鉴共通。出楼回眺,看月楼背拱门额嵌有“看月楼”金漆大字,其上悬挂牌匾。整座建筑在形制工艺与格局布置上实现了两种文化表达上的意蕴融贯。

▲看月楼的重檐斗拱造型。(作者供图)

▲看月楼的重檐斗拱造型。(作者供图)

月楼整体采用中国传统汉式宫楼风格,用具有中国传统吉祥寓意的红色色调以及旧时岭南地区特色的红砂岩建材,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看月楼南北券门各通庭院,东西券门各接廊庑,回廊宽阔,灰筒瓦覆顶,绿琉璃瓦剪边,铺红砖青石板,廊壁镶有寺院历代碑文,廊上悬历代匾额。

▲怀圣寺回廊。(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怀圣寺回廊。(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看月楼北面传统的中国园林庭院,种有龙眼、罗汉松、苹婆等古树,绿意盎然。庭内四周雕栏环绕,东西有低矮长廊环抱。殿南两翼各有碑亭,殿北西侧建有沐浴室,东侧建有藏经厅,各开间均悬有四字汉书匾额。再往北走,来到庄严肃穆的礼拜殿。礼拜殿仿中国古代宫殿式风格而建,巍然耸立在带雕石栏杆的平台之上,红砖墙石脚,虽在现代修葺中采用了钢精混凝土结构,但样式上仍沿用传统的重檐歇山顶,明间无金柱,绿琉璃瓦顶。

▲礼拜殿。(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礼拜殿。(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殿前有月台,月台周遭置有石栏板。石栏板上雕刻样式纷呈,既有伞盖、游鱼等佛教吉祥器物,又有葫芦、扇子等道教“暗八仙”,还有花卉、雀鸟、麒麟等如意图案。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栩栩如生,凸显了工匠们高超的石刻技艺,也展现了佛教、道教文化在清真寺建筑中的互鉴融通。

▲石栏板上的麒麟纹样雕刻。(作者供图)

▲石栏板上的麒麟纹样雕刻。(作者供图)

礼拜殿大门两侧悬挂由经文组合而成的中式方块式样对联,通过样式与内容的重构,超越文字区隔,成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完美呈现。位于寺西南侧的光塔,圆圆的形状不同于唐(佛)塔,反而类似中国旧传华表。据《南海百咏续编》记载,光塔集宣礼、祈风、导航、观测飓风等功能于一身,是人们共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建筑。在唐代,光塔所建位置周围为汪洋大江,光塔曾作为万国商船来往广州的导航标。白天看到光塔上飘扬的旗帜,夜里看到光塔上悬挂的灯光,便知到了广州。

▲怀圣寺见证文化交融。(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怀圣寺见证文化交融。(图片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千年“蕃坊”文化交融

广州怀圣寺:万里行程从这里起航,万国来客在这里安家

唐代,在广州的穆斯林有十万以上,当时的岭南地方当局将广州城南的珠江古航道北岸划作“蕃客”居留地。“蕃客”群体一开始与广州本地人杂居,后来通过“蕃坊”形成小聚居格局,继而在居住环境、社会治理、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与广州本地展开广泛互动,融入当地社会。

▲广州海事博物馆内的绘画,呈现广州贸易繁华的景象。(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海事博物馆内的绘画,呈现广州贸易繁华的景象。(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怀圣寺,是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发展中政治交往、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见证和生动图景。

(作者简介:张海群,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马忠才,西北民族大学期刊社社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监制|王翔宇责编|刘渝西审核|蓝希峰制作|胡晓蝶

新冠疫苗停产,哪里还能打?是否还要接种 2023中国外贸风雨洗礼: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 发展质量优中有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