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青县特色果蔬“组团”进京闯市场
“河北净菜”成为供应京津市场的新生力量
(记者贾宏博记者白亚军)这几天,虽然室外天寒地冻,但位于沧州市青县的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温室大棚内却春意盎然,紫叶甘蓝、佛头花椰菜、樱桃番茄……各种蔬菜长势喜人,令人目不暇接。
“现在我们建成了7个高效智能保温棚,里面种植的樱桃番茄等瓜果已经进入采摘期。”正在巡视大棚的园区经理潘艳介绍,运河采摘游带火了瓜果蔬菜销售,目前,樱桃番茄一斤卖到12元,还是供不应求,早早就被游客预订一空。
司马庄村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如今,司马庄村蔬菜种植园区核心区占地面积达到1280亩,先后引进观赏南瓜、拇指黄瓜、迷你菜瓜、樱桃番茄等适合采摘的特色蔬菜1000余种,已成为集采摘、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生态观光乐园。
“我们这里的蔬菜满满‘科技范’。”潘艳说,“就拿这个高效智能保温棚来说,瓜果之所以产量高、卖得好,秘诀就在于园区采用了水和空气双循环技术。”
原来,这个智能保温棚内墙配备太阳能袋,与棚内地下铺设的地暖管、地上设置的通风管相连通,实现了水和空气双循环。同时,还配备了智能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升温系统等自动化设施,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即使到了冬天,这里也能产出高标准的瓜果蔬菜。
围绕着“把蔬菜种出花样、种出品质”,司马庄村一直在创新。走进占地2400平方米的菜博园,处处都让人大开眼界:三角立柱栽培、旋转A字架栽培、鱼菜共生系统……各种先进的栽培技术多达15种。
凭借有“颜”又绿色的蔬菜种植模式,销量自然火爆。在园区蔬菜打包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对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分拣、打包、装箱。“我们会选取9到10种当季蔬菜打包成礼盒,销往京津冀市场及全国各地。这样的蔬菜礼盒,我们一年可以销售40万盒左右。”潘艳说。
“清晨青县园中菜,中午京津盘中餐。”北依京津的青县,依托自身区位优势以及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打造京津市场的“菜篮子”,与北京新发地、天津王顶堤等20余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近100家客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年供京津蔬菜100多万吨,年销售额可达30多亿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走进青县河北大禹种业有限公司的种子仓库,工人们正忙碌地将不同设施蔬菜种子进行筛选、分级,这些优质的种子将销往京津冀等地。
“这是我们公司新研发的‘墨龙’618菠菜,5年之前国内越冬蔬菜种子一般都是进口,我们通过持续研发终于研制出这款越冬品种。它抗寒,叶面整齐油亮,植株直立,商品性非常好。”青县河北大禹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书义说,目前在京津冀地区销量能达到30万斤以上,占整个市场份额的一半。
小小一粒种子,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河北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
“河北深入推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联合北京共建115个环京周边基地,成为京津最主要的蔬菜供应省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宝岐表示,河北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京津冀1.1亿人口的庞大消费群体,高品质蔬菜需求呈增长态势。
刘宝岐介绍,河北是北方设施蔬菜重点省,全省设施蔬菜面积达362万亩,并保持着年增10万亩的发展势头,冬季日供鲜菜和冬储菜近10万吨,夏季日供近20万吨,多种蔬菜可实现四季生产。净菜、鲜切菜、预制菜发展迅猛,蔬菜加工企业达2171家,其中鲜切菜企业72家,成为供应京津市场的新生力量。
为进一步拓宽“河北净菜”的销售渠道,搭建“河北净菜”与北京市民之间的桥梁,河北积极对接北京批发市场、大型商超、餐饮企业及社区、机关食堂,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促进河北省品牌农产品在北京销售,提升河北省农产品在北京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省开展“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108场,覆盖北京7个主城区,总签约投资额突破2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