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岁修让“茅屋不再为寒风所破”

日期:12-22
成都市杜甫

新华社成都12月21日电(记者童芳、薛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成为知名文化胜地。21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对“茅屋故居”进行大规模维修。

这是12月21日拍摄的正在翻新中的成都杜甫草堂茅屋故居。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这是12月21日拍摄的正在翻新中的成都杜甫草堂茅屋故居。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提起诗圣杜甫时,人们一定能想起成都的杜甫草堂。一千多年前,安史之乱爆发后四年,杜甫历经颠沛流离后来到成都,在浣花溪畔营建了杜甫草堂。在此居住的这段时间,是杜甫一生中较为安定和舒适的时期,创作两百多首诗歌。

如今,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中的茅屋建于1997年,虽已非茅屋原貌,但其本身和周边环境皆按照杜甫诗歌里记载的样子复原,是博物馆的核心景点。

茅屋是传统川西民居的模样,书房朝西,与“窗含西岭千秋雪”相符;一棵有着200多年树龄的楠木伫立屋前,应和了“倚江楠树草堂前”的诗句。屋前空地上一边种着当季蔬菜,一边种着黄精、麦冬、菖蒲等中药材,周围有桃树、枇杷、芭蕉……这些都能在杜甫的诗文中找到出处。

杜甫草堂的茅草屋岁修按照传统川西民居的工艺来进行,此次维修主要是对茅屋的屋顶进行换草,将采取边拆边铺的方式,整个工程将持续20天左右。

这是12月19日在成都杜甫草堂茅屋故居拍摄的拆除了旧茅草后的屋顶。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这是12月19日在成都杜甫草堂茅屋故居拍摄的拆除了旧茅草后的屋顶。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博物馆请来了7位熟练掌握技艺的师傅,他们别着篾刀,腰间绑着一捆蔑条,搭着梯子爬上爬下,在茅屋顶上取下旧茅草,把新的茅草一层层铺上去,用木梳板压实、梳齐,再抽出腰间的篾条将其固定。

师傅们年龄最大的79岁,年龄最小的也已经55岁。其中一位周师傅带着他26岁的儿子,这位小周师傅由于刚开始学,还不被允许上屋顶。维修使用的原材料是在草堂就地取材的慈竹和从外地收集回来的黄茅草,蓬松紧实,散发清香。

12月19日,在成都杜甫草堂茅屋故居,盖匠师傅用木梳板压实新铺的茅草。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12月19日,在成都杜甫草堂茅屋故居,盖匠师傅用木梳板压实新铺的茅草。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古建保护部主任燕杨说,不仅传统手工匠人难得,这种野生的黄茅草也难找。博物馆为此发出了“茅草征集令”,这次使用的近3万斤茅草是花了近一年时间从四川巴中、遂宁等地找到的。

“之所以花精力维修,是希望游客到这里来直观见到诗圣当年的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诗歌文化的魅力。”燕杨说。

据了解,成都杜甫草堂的茅屋大概10年整体维修一次,加上这次共经历3次大规模的维修,最近一期是在2015年。

杜甫草堂岁修让“茅屋不再为寒风所破”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美媒关注“中美军事高层恢复对话”:是两支世界上最强大军队关系中重要一步 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项目建成投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