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培育新品种助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12-15
棉花河北省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育出好种子产出“幸福棉”

——省农科院培育新品种助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乔娅吴苗苗

“这是在丰南盐碱地上进行机采棉展示的第二年,效果非常好,盐碱地上机采棉种植这算是做起来了!”近日,在唐山市丰南区的滨海盐碱地机采棉新品种展示及机械采收现场观摩会上,看着冀棉262棉花新品种的可喜长势和良好机采效果,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张建宏十分感慨。

据了解,此次观摩会展示的国审常规棉品种冀棉262,具有高产、大铃、适机采、广适等特点,在近年的推广示范中深受种植合作社和棉农喜爱。2022年、2023年,冀棉262连续两年被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推介为河北省农业主导品种,并在2023(第三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上入选全国10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

近年来,受到气候、政策、市场及技术等因素影响,棉农种植意向持续下滑,种植面积与总产量持续下降,严重影响了河北省棉花产业的发展。

针对植棉效益低的问题,张建宏带领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种研究团队在种子这块“农业芯片”上下功夫,把棉花新品种培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该团队预见河北省棉花生产机械化的趋势,较早地开展了宜机化棉花品种选育工作,以棉花高产为前提,优质、抗逆、轻简化为主攻方向,创制种质资源,培育适宜机械化作业、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先后育成冀棉262、冀1518、冀棉126等高产、优质、抗病、适机采棉花新品种11个,并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团队成员深入棉花主产区开展科技服务,指导棉农把棉花生产做到高产高效。

除了高产、大铃的冀棉262,团队育成的强优势国审杂交棉品种冀1518,是第一个黄河流域内通过审定的纤维品质Ⅱ型的机采棉品种,产量高,纤维品质好,中早熟,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抗病性好,适宜机械采收,在邯郸邱县、邢台威县和唐山丰南区等棉花主产区均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其示范推广对稳定河北省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建宏介绍,近年来,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种研究团队将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开展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通过构建多类型群体开发挖掘与纤维品质、产量和抗性等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和基因,对产量、纤维品质、抗性等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及功能验证解析相关性状分子机制,通过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手段创制棉花新种质、培育新品种。

不仅埋头在实验室里,分子育种研究团队更重视研究成果的落地。团队通过对亚洲棉中出现的花基红斑性状进行分析研究,首次揭示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可能是调控亚洲棉花基红斑形成的主要基因,并应用花基红斑性状作为指示性状,开发成可用于鉴定杂交棉真实性和纯度的KASP功能标记,该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些基础研究为更好地鉴定、筛选和创制优异棉花新种质奠定基础,为棉花精准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为规范河北省棉花杂交种和机采棉生产,团队先后制定了《棉花杂交种真实性和纯度检测技术规程SSR分子标记法》《机采棉生产技术规程》等省级标准,助推我省棉花杂交种市场健康发展和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为我省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棉花是集‘纤维、油料、饲料’于一身的重要经济作物,河北省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产区。在新形势下,要推动棉花产业发展,科研工作就要更加深入,不断解决一个个‘卡脖子’问题。”张建宏表示,接下来团队将瞄准生物育种,利用转基因、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创制新种质,突破育种关键技术,培育重大新品种,为实现种业科技自强自立、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

12月16日—31日我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 重庆开展全周期嵌入式监督 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