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光,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走近河南省新乡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张世光

日期:11-30

“俺爹常说,张主任是贵人,俺全家这辈子都不能忘记他。”听说是《检察日报》的记者,平日寡言的李陶也似乎变得“健谈”起来。这个身高将近一米九的魁梧小伙,有着与身材很不般配的温和,甚至是几分腼腆。

记者知道他的心思——从之前的一路走“访”,到如今的安心生产、扩大经营,是张世光把他从困窘中拉出来,他是在表达对张世光的感谢。

李陶不知道的是,张世光的“好”,早已在全国检察机关传开,有人称他是行政检察的“闯将”,也有人说他是检察人的“标杆”,鼓舞激励着一大批行政检察人。

张世光,究竟何许人也?

张世光出生在河南省一个农民家庭,大学就读于河南财经学院财税专业,毕业后被部队特招入伍,两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某军校作战指挥专业研究生,2006年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专业进入新乡市检察院,两年后又高分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侦查监督处一名检察官,这一干就是十年。

2019年,根据改革部署,河南省新乡市检察院单独设立行政检察部。成立之时,行政检察就以“案件难办、人员短缺”而被称之检察工作的“荒漠”,谁来当“拓荒者”?院党组将目光聚焦在张世光身上——领导们知道,将“硬骨头”交给张世光,放心!

张世光告诉记者,十余年侦查监督工作,自己对立案监督等检察履职游刃有余,也办理不少影响力案件,但对行政检察领域却很陌生,领导找自己谈了以后,心里犯了难。

然而,凭着对检察事业的热忱,对老百姓烦心事的感同身受,特别是军旅生涯锤炼出的那股敢拼敢干的韧劲,让张世光毫不犹豫地接过了重担,并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开创了辉煌。原本的检察“荒漠”,变成了检察“绿洲”。

漂亮的第一仗:一场听证促成的和解

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贯穿行政诉讼活动全过程,不仅包括行政裁判结果监督,而且还包括对行政审判程序中的违法行为、行政执行活动监督,“一手托两家”,既监督人民法院公正司法;也要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别较真了,人家行政单位为啥要听你的?”

“别人几十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有什么办法?”

“当事人太难缠了,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

转行之初,张世光常会收到一些“友善”提醒。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凡是到了检察院来申请监督案子,当事人一般都经历了行政机关复议,司法机关的审判,有的还常年去信访,这些人往往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普遍缺乏信任,可以说,行政检察办案,面对的都是“硬骨头”。工作怎么开展?局面怎么打开?

2019年6月,一个案子的出现让张世光看到了希望。

这是一件历时两年多,经过一审、二审、再审之后,到了检察院申请监督的案件,当事人张晓在申请材料中申明自己的委屈,这是一个农村中常见的纠纷:

2002年,张晓承包了村里没人要的几十亩沙丘地,签了30年合同。十几年后,飞涨的地价让周围的人眼红起来,到乡政府主张“公道”。在一次乡政府组织的丈量中,双方当事人发生了冲突,张晓母亲被推搡倒地。张晓受了委屈当即把乡政府起诉到县法院,从此开始了诉讼之路。县法院认为乡政府的丈量行为没有对张晓的权利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最终裁定驳回张晓起诉,二审、再审也是这个结果。

张晓对法院对判决始终无法理解,他执着地问张世光:“我的权利怎么就没被伤害?我母亲都已经被打伤了啊!”

张世光告诉记者,经过审查,法院的判决没错,检察院确实无抗诉理由,但如果就这样把张晓推出门外,张晓与乡政府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说不定他就会走上“上访钉子户”的道路。

张世光决定就此案件进行公开听证,以促成和解达到案结事了,这一想法得到了分管检察长的支持。说干就干!2019年7月27日到8月7日,张世光经过几乎不眠不休的12个日夜终于完成了公开听证的准备工作。

8月8日,新乡市检察院召开了第一场行政检察领域的公开听证会,张晓和乡政府代表分别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终,9名听证员发表了结论高度一致的听证意见:该案不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二审法院裁定驳回申请人(即上诉人张晓)的起诉并无不当,不应支持申请人的监督申请;同时,某乡政府违反法定程序介入申请人与村委会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不但没有化解纠纷,反而激化了矛盾,议检察机关通过履职督促乡政府依法行政。

听证会上,张晓及乡政府代表当场均表示同意就该案进行和解:张晓不追究乡政府的法律责任,乡政府同意在法律范围内尽快一并解决张晓与案涉土地相关的其他合理诉求。

一起看似无解的案件,就此化解。尽管工作量巨大,但张世光却感受到了行政检察的价值。自此之后,张世光坚定了信心。

“不迈进老百姓的门,能解决啥问题?”

这是一件29年的信访案件。申请人已是80多岁的高龄。“俺这个年龄了,今天脱了鞋,都不知道明天早上还能不能穿上,俺就想弄明白这个事儿。”

张世光告诉记者,这个案子单从法律上讲,检察机关只能作出不支持申请的决定,但老人的这句话,却让张世光张不开嘴。

多年来,老人不停地讨说法、要结论,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镇里的干部对老人避之不及,村两委的工作人员也不愿触碰这个问题,村委主任推给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推给村委会主任。

“如果我是当事人,当最后一丝希望破灭时,内心该会是多么的绝望。”为了老人的这个念想,张世光6个月跑了17趟老人的家。最长的一次,“絮叨”了将近3个小时。

“你是第一个愿意听俺讲,又能懂俺意思的人。你们比俺的孩子都上心!”收获了老人信任,张世光也逐渐了解了来龙去脉,事情其实并不复杂——

老人是外来户,几十年前政府颁发的宅基地使用证上只记载了占地面积,没有划出明确的宅基地边界;邻居是本地人,多年来因为两家宅子中间的空地经常产生摩擦。村委会的“袒护”更是让老人家不服气,他几次在空地中间垒砌砖墙,都遭到邻居“举报”,而后被乡政府推倒,几次三番之后,老人家将乡政府告上法庭,但得到的却是败诉。

原本认为矛盾很容易被化解,不料办案陷入了僵局。拜访领导、走访居委会,在市县两级院检察长的积极沟通下,张世光争取到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办案峰回路转,最终为老人确定了宅基地边界,了却了其近30年的心愿。

自那以后,张世光接手的每一个案件,张世光都会去实地走访,与当事人面对面了解情况,与政府部门谈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思路。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最长的一次,张世光反反复复走访了60多趟。一开始,张世光还记得些数字,如今,他已记不清迈进过多少当事人、政府部门的大门。

“迈进门确实不容易,但对于问题的解决,却十分地重要。咱们解决难题总得有个态度!当事人的家都不去,能了解什么情况!”

“没啥高尚可言,都是将心比心”

面对众多的荣誉,他非常淡定地说自己没啥高尚的,只是办案的时候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张世光给记者简要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张世光出生在新乡市的一个偏僻乡村,母亲没有上过学,父亲也只读过两年初中,家里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巴。初中毕业那年,张世光参加竞赛考试拿了第一名,被高中实验班录取,但他还是认为读个中专要好些,能早点工作,减轻生活负担。这时,学校里的教导主任苦口婆心地劝导:“世光,你听我的,你一定能考上大学。”

高中毕业后,张世光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河南财经学院,父母东拼西凑之下借到了1800块钱给他带着,交完学费和书费就剩下了100块钱。要么两毛钱买碗面条,要么两毛钱买个馒头,就着免费开水,再去厨房讨一点盐拌着吃,一百块钱吃了三个月还没花完。因为学习成绩好得到奖学金,再加上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补助,学期末,张世光终于尝到了久违的菜味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体味过生活的艰难,也感受过善意相助,这些切身经历让张世光对那些陷于困境中的群众有着朴素的情感。

张世光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社会的大发展,没有那些善良人的帮助,我走不到今天,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要以百倍努力来回报哺育我、培养我的这片土地!”

新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陈顺芝向记者说起这样的细节:办案中,张世光很少给当事人留办公电话,怕当事人找不到着急,一般都是手机号、微信号——“正因如此,张世光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中。”她对自己这名手下爱将真是非常自豪。

“不担心会有骚扰电话?”

“不担心的。三年来,没有遇到过一个无理纠缠的当事人,更没有人辱骂我。现在我和不少当事人还保持着联系,他们会咨询我一些法律问题。”

在张世光看来,当事人向检察院申请监督,这是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和理解,即便困难再大,也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检察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

“看着是在解决问题,但其实是在程序中兜兜转转,鲜能触及争议的实质内容。”张世光注意到,在受理的行政监督案件中,程序空转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类问题。长年累月地陷在“民告官”的压抑氛围中,导致了申诉人苦闷、怨气,滋生了社会戾气。

“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一纸判决,或许能够给当事人正义,却不一定能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心结’没有解开,案件也就没有真正了结。”总书记的这句话,让张世光思考很多——

检察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如果仅仅考虑法律因素、为结案而办案,那最多只能算59分。只有从根子上化解矛盾,尽心尽力地为群众解难纾困,才是行政检察监督的核心要义。

从本文开头李陶的案件说起。1992年,因村里的拓宽道路,李陶一家的宅基地被政府征收,作为补偿,村委会为李陶一家在偏远的地方重新规划了一块地,但并未办理相关手续。2002年,镇里在李陶家的附近建起一所中学,镇中学在县国土局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时候,把李陶家的部分宅基地“写”进了自己的占地范围。

2019年,乡政府以李陶家占用学校土地为由拆除了李陶的部分厂房。李陶不服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县国土局为学校颁发的土地证。经过一审、二审、再审,法院均以李陶无法证明其与被告的行政行为存在利害关系为由,驳回了起诉。就这样,案件被推到了法院大门之外。

张世光阅卷后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土地“一女二嫁”问题,而且有证据证明县政府的行政行为与李陶存在利害关系,足以推翻原生效行政裁定。案件符合抗诉条件。然而,在张世光看来,即便抗诉成功,案件只是进入了法院的大门,距离实体层面的争议解决,还有很长一段路。

“陈检,咱们能不能不抗诉,争取做下化解工作。”

“行政抗诉案件本身就很少,这个案件要是抗诉成功,肯定是绩效上的‘加分项’。但话说回来了,如果能够给申诉人解决问题,咱们倒是可以试试,我全力支持你。遇到了难题,及时和我汇报。”在分管院领导陈顺芝副检察长的大力支持下,张世光开始了更为仔细地摸排。

张世光了解到,李陶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在厂房被强拆时脑出血之后长期卧床,弟弟又是多年的尿毒症患者需要照顾。90后的李陶自己还有3个年幼孩子。厂房被拆除后,李家经营20多年的木材厂不得不停产,没有了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存陷入困境。

“我就说一句话,哪个家庭禁得住两次拆迁啊!”

张世光决定彻底解决问题。他组织了一场听证会,想把问题拿在明面上说,李陶、镇中学的校长、县国土局负责人,还有镇政府负责人都来了,并邀请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参加。

“把大家伙儿聚在一起、拿在台面上讲,谁对谁错,一目了然。”现场协商后,双方最终达成共识:李陶支持教育事业,自愿放弃与镇中学校址“重叠”部分的宅基地;对于李陶的“付出”,镇政府给予相应补偿,并为李陶协调一块场地开办工厂。

案件结了,但工作还没有做完。了解到李陶后期工厂改建过程中的不畅,张世光主动协调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整改问题、完善设施。2021年3月,加工厂顺利恢复生产。

“不要小看这个厂子,去年有300多万的营业收入哩,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不错,还给村子提供20多个人的就业机会。”张世光说。

成为光,散发光

在同事们的眼里,张世光是一个总与麻烦事儿在一起,并且不嫌麻烦的人。他常说,通往当事人家里的路,即便再泥泞,垫块砖头就能趟过去,办案中的难题,则是如何解开当事人心里的那个“结”。

夜深的时候,面对着无从下手的案件,张世光的脑海中总会浮现起一幅沙盘,他思索着该从何处着手化解矛盾。

“很管用。灵光一现,有时确实能解决问题。”在这记者看来,与其说,这是部队求学时的作战指挥专业带来的灵光一现,倒不如说军旅历练,练就了他直面困难的坚韧。这种坚韧,如今正在影响着更多的行政检察人。

陈玮旭是漯河市检察院行政检察部的主任。与张世光的相识,来自一场培训。

“很不看好这份工作。为什么要单设一个部门,行政检察一年才能办几起案件?”2022年,陈玮旭刚从刑事条线转入行政检察条线。因为不了解,陈玮旭还有几分微词。

张世光在漯河市行政检察条线讲授的那堂业务培训课,给陈玮旭带来了醍醐灌顶般的改变,翔实的案例,再加上真情的流露,从案件的法律关系、再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陈玮旭开了眼——行政检察,原来是这样一回事。

“行政检察,是一个极具检察职业荣誉感的工作,只要你肯钻研、愿意付出,真心为老百姓,那种因检察履职带来的获得感,是以往任何工作都无法带来的。”成功化解了多起行政争议后,陈玮旭对行政检察有了更多认识。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去年,陈玮旭办理的案件中因烦心事“销号”,当事人撤回监督申请的案件只有一件,而今年前十个月,她们就办成了八件。

“你们的工作是咋做的,这么多年的‘问题户’,咋一下子就‘销户’了。”不久前,当地法院系统、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找到了陈玮旭,询问开展群众工作的技巧,并主动邀请检察机关参与到信访工作中。

张世光泛起的涟漪并不局限在检察系统。

“是不是拿我们做挡箭牌?对申诉人不敢说的话,让我们来讲?”赵敬林,是新乡市律协副会长、河南宇华大众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刚开始受邀参加行政监督案件的听证会,赵敬林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让我们干得罪人的事儿?!

然而,在后续交往中,看到张世光上门送案件材料,亲自讲案情,特别是检察院在检察听证中的客观公正,赵敬林才意识到检察听证不是走过场,检察官也不是在糊弄事儿,也因此,他认识到监督员身上的重担——要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既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张世光等检察人的尊重。

自那以后,但凡受邀参加检察机关的案件讨论,他总会推掉自己的业务工作,准时参加,雷打不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在河南省行政检察条线,越来越多的行政检察人熟知张世光,请教问题、征询办案思路。也有越来越多的律师、政府法治工作人员开始了解张世光,信任行政检察工作。

去年的8月31日,张世光参加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每每回想起这一刻,张世光总是会倍受鼓舞!

“只是做了检察官应该做的事儿。”荣誉面前,张世光十分地清醒。

但张世光不曾意识到的是,在他的身后,有着越来越多的行政检察人,正在学习他的理念,复制他的经验。向着心中的那道光奔跑的张世光,本身就是一束光,照亮着越来越多的新时代检察人。(当事人皆为化名)

(记者于潇刘立新通讯员李蕊)

产业“生态圈”成为企业“朋友圈”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追“光”逐“链” 光伏焊带加强技术迭代“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