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丨云南三家村:唱响边陲群众幸福歌谣

日期:11-25
云南省莫拉

新华社昆明11月25日电题:云南三家村:唱响边陲群众幸福歌谣

新华社记者杨静、赵彩琳

“咚、咚、咚……”这是三家村佤族木鼓在敲击下发出的铿锵声响,也是村寨中幸福的回响。

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是一个汉族、佤族聚居的村子,村里的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但在30多年前,仍有村民住在漏风漏雨的茅草房中。如今,走在三家村,道路干净整洁、佤族建筑古朴清丽,依托发展特色文旅,村民生活越过越好。

清早,何列波来到养鸡场给鸡投食,随着一瓢瓢玉米粒落在地上,一只只土鸡争先进食,他脸上露出笑容。何列波是村里的脱贫群众,脱贫后,他依然四处务工增加收入。2021年,何列波患病后无法再干重体力活,家里有两位老人要赡养、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他的生活压力陡增。

“支书鼓励我加入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我增加了收入。”何列波说,加入合作社提升了养殖技能,现在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

何列波口中的支书是清水镇副镇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谁家都可能面临困难,在困难时多帮一把,日子就可能不一样了。”赵家清说,对遭遇突发困难的家庭,村里会根据情况带他们发展适合的产业,和大家共同发展。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村干部深入分析村情,结合腾冲市健康旅游发展方向制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赵家清说,发展乡村旅游初期,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他就带头干:流转土地开办农家乐,将农家种植养殖业等纳入到农家乐业态中,让各项产业实现互嵌式发展。

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过去73%的村民都靠外出务工增收,如今村里成立了“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农旅融合示范区、精品茶产业提升区、梯田稻花精品区等产业区带动村民增收,去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群众人均收入达1.9万元,较2019年增加了65%。

“产业发展也改变了大家的思想观念。”赵家清说,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有发展能力的村民几乎都投身到村内产业发展中,大家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思想观念更加开放。

幸福咖啡屋、幸福餐厅、幸福烤吧……在三家村,各项业态共带动了千余人就业。村民罗爱艳曾在县城打工,没喝过咖啡,返乡后经过培训成为村里首位咖啡师。今年她还计划扩大民宿房间、增加火塘,让游客有更好的住宿体验。

“加林加林赛、加林加林赛(大家一起排队跳舞)……”夜幕下,游客和村民手挽手围着篝火唱歌跳舞,这首佤族民歌如今又增添了幸福的味道。近三年,全村接待游客155.8万人次,合作社实现收入118万元,社员分红26.1万元。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各地冰雪季活动如火如荼 “滑雪+”旅游模式带来全新体验 小种子改变大世界 一粒种子的“跨国之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