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1月20日电(记者周义、任彦逸、林凯)11月18日,记者乘船前往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七星海域,一路清新,连片的新型塑胶渔排、欢快游动的大黄鱼、整齐壮观的海上村落,碧海蓝天如诗如画。
这片海域在五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木质渔排杂乱无章,白色泡沫浮球、花花绿绿的饮料瓶等海漂垃圾随处可见。
今昔之变的背后,是宁德践行“四下基层”,陆海共治,打造富民和美“海上社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七星海域是闽东主要水产养殖区之一,每年大黄鱼、海参养殖高峰期,外地务工人员高达20000余人,海域环境堪忧。以往这里的海区呈现出矛盾纠纷多、无证船舶多、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多、治安形势复杂等状况。”提到这片一度成为基层治理“空白区”的海域,溪南镇党委书记陈广昱不胜感慨。
这是2023年8月17日拍摄的福建宁德霞浦溪南镇七星海上社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志凌摄
为了推动海上经济高质量发展,霞浦党员干部下沉海区、深入渔排调查研究,举全县之力,投入25.8亿元破除海上综合整治难题。完成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转型升级后,2022年,霞浦县在七星海域成立全省首个建制式“海上社区”,将社区治理经验从陆地“嫁接”到海上,设置法律咨询、信访接待、治安防控、矛盾化解、金融贷款等服务窗口,解决海上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当日,恰逢霞浦县纪委监委在渔排上“摆摊设点”开展信访工作,公职人员与群众坐板凳、话家常,听取百姓诉求。一位叶姓的渔民反映村农贸市场秩序混乱,摊点设置不合理,村委管理效率偏低等。工作人员立马记录在册,并留下渔民联系方式,承诺在5天内反馈工作进展。
记者看到,海上社区的接待室内还设置了线上办事功能,渔民通过电脑远程视频就能解决法律纠纷调解、水产养殖技术咨询等大小事宜。
“我们吃住都在渔排上,一遇到困难或纠纷,都会来海上社区中心找帮助,再也不用跑到岸上了。”一位渔民告诉记者,以前办事都要乘船坐车花40多分钟跑到镇上,现在就在家门口,十分方便。
11月18日,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纪委监委在七星海上社区渔排上“摆摊设点”开展信访工作。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福建台风频发,风大浪急时,渔排经常发生相互碰撞,造成渔民经济损失,渔民之间经常因为这件事大打出手,产生了不少纠纷。“为此,我们安装了监控,并专门配备了网格调解员。”溪南镇七星海上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德枝说,调解员均是当地有威望的养殖大户,群众愿意坐下来谈,最后达成双方满意的调解结果。
如今,“有问题来调解,来调解没问题”已成为海上居民的口头禅。2022年以来,七星海域海上社区累计调解大小涉海涉渔纠纷200余起,调解成功率100%,涉案金额550多万元。
“四下基层”走进山区海岛、千家万户,从生态环境到社区治理,闽东海域发生着由表及里的变化。目前,宁德全市已建设海上社区15个,配备230名四级网格员,让海上治理更高效、更精准、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