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京市浦口区加强精准指导、分类施策,针对流动党员居住不固定、流动性比较强的特点,通过实施开展“一次”暖心提醒、了解“一次”学习动态、征询“一次”意见建议、掌握“一次”学习效果“四个一”行动,引导带动广大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找组织”“流而有‘学’强党性”“流而有‘为’作贡献”,推动流动党员主题教育见实效。
开展“一次”暖心提醒,确保“流动不流失”
突出“流入地+流出地”。南京市浦口区健全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双向互动机制。对符合转接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积极与14家外地党组织沟通对接、发函提醒,督促流动党员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衔接,将121名流动党员及时纳入管理,通过拨打一个问候电话、发送一条温馨短信等方式,暖心提醒全区流动党员积极参加主题教育,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扎实开展理论学习、主动投身干事创业、定期参加组织生活。
突出“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重点围绕村(社区)、“两新”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领域,依托公安、人社、民政等职能部门,通过设置服务窗口、用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等举措,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向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报到;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区30家直属党(工)委,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通过电话联系、询问亲友、上门走访等方式进行全覆盖摸排。建立健全流入、流出党员管理数据库,做到底数清、去向明、动态准,实现有效管理、全员参与、动态更新。
了解“一次”学习动态,确保“教育不脱节”
突出“线上+线下”。线上用好主题教育官网官微、专题专栏,运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载体,在线推送权威学习材料、微党课、理论学习微视频等,及时答疑解惑;线下积极发挥流动党员党组织作用,依托主题党日,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在职党员与流动党员代表交流学习体会、分享感悟心得。
突出“自学+助学”。在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为流动党员提供就近就便学习空间;在商圈,借助“实境课堂”“弘商圈”等载体,把理论学习与座谈沙龙结合起来,在深学细悟中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在学校,发挥场所固定、上班时间固定的优势,组织流动党员紧密结合理论业务学习,提升自身教学理论素养。
征询“一次”意见建议,确保“融入不偏离”
突出“关爱+服务”。为流动党员困难家庭办实事,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就业创业、农忙助耕、医疗看病、子女教育等现实需求问题,切实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心坎上。区商务局多次联系退休回原籍的流动党员,了解家庭、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异地就医问题。
突出“引导+管理”。通过发放一套红色理论书籍、一枚党员徽章、一本党章的“红色家书”,架起流动党员和家乡之间的“连心桥”,让流动党员及时学、跟进学,鼓励他们时刻牢记党员身份,立足岗位作贡献。
掌握“一次”学习效果,确保“学习不掉队”
突出“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学思想·我来讲”活动,就工作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分享经验、交流心得,用小故事讲活大道理、用身边事讲通身边人、用真案例讲实好政策。江浦街道华光社区打造流动党员主题教育实境课堂,组织流动党员参观乡村振兴地标点“响堂”,并就栀子花特色产业、村民理事会、“红色乡圈建设”、闲置农房盘活等乡村振兴问题进行分享和探讨,让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
突出“一对一+点对点”。建立在职党员与流动党员“一对一”“点对点”结对联系制度,从党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全周期动态掌握流动党员参加主题教育情况和学习效果,不断提升流动党员参加主题教育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