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地方检察机关挂职锻炼干部座谈会侧记
11月13日下午,首批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挂职锻炼的20位地方检察机关干部,齐聚最高检电视电话会议室。
令他们略感紧张并兴奋的是,马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地方检察机关挂职锻炼干部座谈会将在这里召开。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将出席会议,聆听他们挂职锻炼以来的体会与感悟。
将讲政治寓于讲法治中
“平时怎么上班?”
“适应机关的工作节奏了吗?”
先走进会议室的最高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潘毅琴直接走到与会者身旁,微笑着询问他们在最高检挂职锻炼期间的工作与生活情况。
距离会议开始还有5分钟时,在与会者期待的目光中,应勇来到会议室,走到挂职锻炼干部面前,与他们逐一握手。
今年上半年,最高检党组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的角度考虑,决定从地方检察机关选一批现任或曾任基层院检察长的年轻干部到机关挂职锻炼,这是在应勇亲自部署推动下,近年来首次由最高检政治部统筹,辐射全国检察系统,面向基层院年轻检察长的重大干部工作安排,是检察工作“一体化”优势在年轻干部培养方面的鲜明体现。
从7月28日来到最高检报到,暑去寒来,转眼已过去三个多月。作为首批来到最高检实践锻炼的年轻干部,他们备受关注。座谈交流中,他们畅所欲言,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心得感悟,一条条认真思考后的真诚建议,令与会者时而侧耳倾听,时而提笔记录。
“我在市县级法检两院工作了19年,难免会出现就业务看业务的情况。”江西省崇义县检察院检察长施赛(在最高检第六检察厅实践锻炼)用“压担子,拓视野,长才干”形容他挂职锻炼的切身体会。“最高检领导干部总能站在全局高度谋划,站在讲政治高度研判,这对于我们基层检察人员来说,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政治站位,更有助于打开思考问题、寻求方法路径的‘盒子’。”
浙江省湖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周甲准(在最高检第三检察厅实践锻炼)直言:“最高检的工作政治性非常强。”他表示,最高检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无论是日常办案,还是参加全院性的会议等,都能感受到最高检始终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
“到最高检工作后,最深刻的感悟是办案办事都要站在全局角度思考。”正因为如此,重庆市巫溪县检察院检察长阮能文(在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实践锻炼)对“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有了更深刻认识,对检察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有了更深入体悟,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道理有了更深刻理解。
高质效办案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每一个案件就像一扇门,通往让人民群众可感可触的公平正义。
“抓好了高质效办案,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找到了开门的钥匙。”在最高检第八检察厅挂职副厅长的北京市密云区检察院检察长熊正参加工作19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要用基层的‘实’丰富最高检的‘实’,研究的问题必须是实践中的真问题,制定的政策也必须是能解决问题的有用政策,不能空对空,更要用上面的‘实’指导推动下面的‘实’,让基层的‘实’有依据、有方向,取得实效。”熊正谈了他最深刻的感受。
对广东省肇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唐祝亮(在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践锻炼)来说,办案组同事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态度,给了他很深的启发。“我所在办案组的同事为了搞清楚一个高压锅是不是发明专利,自制了简易模型反复揣摩。”唐祝亮列举的事例,引起了与会者内心深处的共鸣。怀揣着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实践锻炼期间,唐祝亮心无旁骛地投入知识产权检察领域,白天阅卷宗、核证据、查法条,晚上听知识产权领域的公开课。唐祝亮笑言,勤奋的“补课”让他梦回刚入行检察工作之时。
出庭公诉是刑事检察的“龙头”工作。在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实践锻炼的江苏省徐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岩结合自身经历,在座谈会上谈起了自己对公诉人出庭公诉能力的思考。今年9月上旬,张岩作为组长,带队在四川省成都市现场评议一起疑难复杂案件出庭公诉工作,这次评议让张岩思考起目前检察机关出庭公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结合这次经历,张岩建议,要建立健全庭审观摩、考核评议和公诉团队建设等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新时代出庭公诉能力建设。
上海市闵行区检察院检察长胡春健在挂职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副厅长期间,分管食品药品犯罪检察、妨害市场管理秩序犯罪检察以及涉案企业合规工作。“挂职期间,我们经常会遇到全国经济检察业务指导难题和疑难复杂案件。”对此,胡春健组织开展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全国性调研,带领调研组完成20个主要办案大省(市)的调研,为经济犯罪检察出台落实高质效办案的具体举措。
到四川成都等地实地调研,收集整理各地行刑反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的情况、问题、机制和案例,汇总各地对行刑反向衔接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草稿……对湖北省竹溪县检察院检察长井家坤(在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实践锻炼)来说,这些日子无疑是充实的。对政策文件从源头背景较为深刻的主动了解,思考逻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融合碰撞,双重角度解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让井家坤对行政检察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一域实践到全局认知的升华
座谈会现场,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多位挂职锻炼干部发言甫一结束,应勇就会针对其发言中的内容进行提问。
“你们院的人员编制有多少,办案量怎么样?”“长期在法检两院工作,你感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检答网对基层的指导效果怎么样?”
…………
这样的交流场景,在座谈会中多次出现。
从最高看基层,从基层看最高,对于如何统筹“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完成从一域实践到全局认知的升华,在观点的交流碰撞中得到深化。
“三个多月以来,对于检察履职办案,我在不断地否定与肯定中,打破了很多固有的逻辑闭环,有一种‘拨开迷雾见晴天’的感觉。”湖南省永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朱诺(在最高检第五检察厅实践锻炼)在发言时表示。
如何让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更好落地,如何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如何用检察建议考评平安建设……“所有这些,研究室都要涉猎。”对此,广东省大埔县检察院检察长王青(在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实践锻炼)从实现“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视角,进行了深入思考。她认为,上述问题的解决,要谋定后动、谋定快动。而这样的理念、方法,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听完挂职锻炼干部的发言后,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对选拔一批法律科班出身的80后检察长到最高检挂职锻炼的初衷作了进一步阐释:“这是最高检党组考虑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后作出的决定,也是最高检‘破天荒’的一件大事,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努力提升自己。”
“要进一步知责明责、知重负重,既提升个人素能,又当好桥梁纽带,把最高检的工作理念与方法学到手,把基层的首创精神、鲜活实践、有益做法带过来,在参与业务工作、监督办案中敢于担当作为。”对于应勇的这份殷殷期待,与会的挂职锻炼干部纷纷点头,铭记在心。
“未来的检察道路很长,在前进的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我们将始终做到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真正做一名有温度的人民检察官。”会议结束后,施赛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心声,这也是全国检察人员共同的心声。
[版面编辑:刘钊颖张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