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1月3日电题:戈壁滩上的节水之变
新华社记者王朋、王紫轩、方欣
记者近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走访,路过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竟看到成片的稻田。只见饱满的稻穗耷拉着头,微风袭来,金黄摇曳。若不是看到远处盖着积雪的祁连山,记者真以为自己置身江南水乡。
这是在乌江镇元丰村拍摄的稻田。新华社记者王朋摄
“戈壁滩上种水稻,离不开祁连山的雪水。”乌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彩云说,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纵贯河西走廊中部,滋润了一个个绿洲。并且,河西走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能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光、热、水等条件。
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乌江大米优良的品质。乌江镇元丰村村支书姚文九说,乌江大米个大体长、晶莹剔透、米香浓郁。
得益于祁连山的雪水,当地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杨彩云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乌江镇水稻种植面积一度超过3万亩。
大面积种植高耗水作物,打破了水与土的平衡。姚文九说,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受黑河中上游无节制用水和开发等影响,黑河下游一度出现湖泊面积缩减、干涸和土地退化、沙化等情况。
乌江镇并不是个例。受水资源总量的限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河西走廊,逐渐淡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的名录。
进入二十一世纪,河西走廊多地开始关闭机井、调整种植结构,并开始探索水权改革,将水权、水量逐级明细到用水户,根据灌溉轮次审批用水量。
节水,倒逼农业转型升级。经过多年调整,乌江镇3万多亩水稻缩减至2200亩左右,取而代之的是耐旱的制种玉米和高效节水的蔬菜。杨彩云说,特别是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实施,制种玉米、蔬菜等产业节水增效不断升级。
这是在乌江镇贾家寨村拍摄的辣椒收获场景。新华社记者王朋摄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统计,推广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后,制种玉米每亩可节水160立方米,蔬菜每亩可节水200立方米。
姚文九说,元丰村有6300亩耕地,过去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现在,有5000多亩耕地发展了高效节水的蔬菜、制种玉米、大田玉米,只有1200亩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耕地种了水稻。
水稻面积缩减了,绿色发展的路子更清晰了。姚文九说,近两年,元丰村还在探索“一水多用、一田多产”的综合种养模式,在稻田里养起了鱼、蟹,并且依托独特的稻田风光和生态美景,发展起了乡村旅游。
这是在乌江镇元丰村拍摄的稻田。新华社记者王朋摄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从“靠水吃水”,到节水、治水,乌江镇的探索和转型,是河西走廊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生的一个缩影。一条以水定产、农业与生态和谐发展的路子在河西走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