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帮扶团” 助力丰收年

日期:10-31

转眼又到金秋,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上三七地村,种粮大户郭玉蛟家迎来了大丰收。“我种了14年玉米,今年第一次尝试高密度种植技术,平均每亩地增产了400斤。”郭玉蛟笑呵呵地说。

今年开春,郭玉蛟在农技专家王志强的指导下,采用高密度种植技术种了2500亩玉米,亩保苗都在5700棵以上。“2500亩总共多收100万斤玉米,预计可增收100万元左右。”郭玉蛟说,“多亏了新技术,让我们得到了实打实的收入。”

王志强是中组部“组团式”帮扶选派到巴林左旗的科技特派团成员,自2022年开始长期扎根在巴林左旗指导村民进行科学田间管理。近年来,赤峰市以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工作为契机,开展“三服务一促进”行动,从全市范围内选派569名科技人才下基层开展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科技特派员王宏伟为药材种植户们带来了新技术,也带来了大丰收。牛家营子镇烧锅营子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金文说:“王宏伟是政府派来帮助我们的科技特派员,也是我们的主心骨,只要是药材种植方面遇到的问题,我们都会找他。他不管多忙都会第一时间过来帮我们解决问题。”近两年来,在王宏伟的帮助下,合作社种植的600亩中药材平均每亩增收了1000余元。

王宏伟和其他科技特派员通过实地指导、集中宣讲、面对面答疑等方式,将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给基层涉农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再通过他们示范推广到更多农牧民,从而实现带动农牧民增收。

提起科技特派员,林西县禹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岩同样赞不绝口。今年夏天,李岩发现合作社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豆角等蔬菜受到病虫侵害,“用老办法灭虫效果不好,从网上查的灭虫方法也不管用,愁得不知道该咋办”。

正当李岩一筹莫展之际,科技特派员董忠信和李延杰来到合作社,帮助合作社挽回了近10万元的损失。“两位老师不仅帮我们有效控制了病虫害,还传授了低毒生物农药和安全用药剂量等绿色防控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李岩高兴地说。

在做好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和“三服务一促进”工作的基础上,赤峰市围绕基层农牧民实际需求,创新实施“一县一基层科研工作站”工程,在全市各旗县区建立基层科研工作站,配备科技人才320余名,制定轮转制度,实现常态长效化帮扶,逐步建立起了富有当地特色的基层科技人才服务平台。

“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平台的经验,充分发挥好基层科研工作站作用,进一步推动广大科技人才以更加灵活的方式送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下乡,助力乡村振兴。”赤峰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阿鲁科尔沁旗打造起科技小院、肉牛小院、电商小院等各类“振兴小院”467处。以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为目标,带动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自主建设宜居庭院,实现乡村振兴既有颜值又有产值。

截至目前,赤峰市通过“组团式”帮扶、“三服务一促进”行动、建立基层科研工作站等做法,已累计推动科技领域人才1200余人下沉一线,推广实现新技术24项,引进新品种、新材料270余个,服务带动农牧民2.5万余人实现增收。(记者魏婧宇)

内蒙古科右前旗:乡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出彩 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涉外气象探测专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