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8日起,江苏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百日行动”。10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江苏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通报打击治理情况。通报显示,经过百日攻坚,全省实现电信网络诈骗“三降两升”,即警情数、立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9.3%、28.2%、44.3%,破案数、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19.2%、20.8%,创历史新高。
诈骗的针对性、迷惑性、专业性更强了
“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以防为先、以打为要、以治为本”原则,不断强化宣传防范、资金查控、技术反制、“两卡”治理、人员管控、预警劝阻和侦查打击等措施。省公安厅统计显示,行动期间,全省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万起、抓获嫌疑人3.7万名,其中抓捕到案490名境外回流人员。通过积极参与公安部出境打击工作,今年以来江苏公安机关累计从境外押回或接收境外移交的诈骗嫌疑人1500余名。
“今年我省电诈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大要案件时有发生,总体形势依然严峻。”省公安厅反诈总队总队长周盛斌分析,案件类型还是以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等十大类为主,但从作案细节来看,出现了迭代升级特征。“诈骗的针对性、迷惑性、专业性更强了,诈骗分子会广泛搜集个人信息,精心挑选作案对象,精准实施诈骗,他们还拥有专业技术力量和专业话术剧本,来提升作案成功率。”周盛斌举例说,在虚假网络投资理财案件中,犯罪分子会专门在各大社交软件中搜集群众发布的短视频和照片,挑选出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人群作案。
此外,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利用涉诈App作案,这些App相比诈骗网站发现要慢、封堵更难,在全部电诈案件中已占到一半以上。尤其是一些色情类软件看似跟诈骗无关,实则暗藏着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裸聊敲诈等诈骗陷阱。
拦截诈骗电话1924万次、短信31亿条
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变化、新特点,更需齐抓共管、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百日行动”以来,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等部门不断深化协作,以“涉诈电话接不通、涉诈短信收不到、涉诈链接点不进”为目标,常态化开展技术反制。
我省不断优化诈骗网站智能识别拦截平台处置流程,识别拦截处置时长由原先的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以内。南京、苏州正在试点IMS被叫保护系统,实时阻断疑似诈骗电话,7月至今,这两地电话诈骗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8.8%、42.9%;省内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升级垃圾短信拦截系统,推动全省短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69.6%。
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管理处处长堵雯曦介绍,为加强源头治理,全省通信管理部门督促全行业严守“实名入网关”,深入推进“断卡”专项行动,实现模型、渠道、终端等三类黑名单共享,持续对涉诈“不良信用通信用户”实施惩戒措施。
“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省依法拦截诈骗电话1924万次、短信31亿条,处置诈骗域名网址1.1亿个,累计清理高风险号卡160余万张,对6200余名不良信用通信用户开展通信惩戒。
省委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处处长朱勇介绍,聚焦网上电信诈骗高发领域,全省网信部门全面排查清理涉诈风险隐患,依法查处一批涉诈涉赌网站平台、账号,行动以来依法协调关闭违法违规网站264家,下架涉诈移动应用程序23款,约谈整改违法违规网站平台16家。
“预后被骗率”降至0.3%
记者注意到,在“百日行动”成绩单里,有一项指标为“预后被骗率”。
周盛斌介绍,预警对象接受劝阻后依然执迷不悟继续向涉诈账户汇款的,称之为“预后被骗”。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将预警劝阻作为防范电信诈骗发案工作的重中之重,预警对象均是正在向涉案银行账户汇款的疑似受害人。“这些预警对象很多无法通过短信、电话来有效沟通,我们对预警指令开展研判,确定其所在具体位置后由属地派出所派警上门劝阻,当面将这些受害人‘唤醒’,阻止其继续向骗子汇款。”周盛斌说,当前,通过深入推进精准预警劝阻,推动劝阻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江苏预后被骗率已降至0.3%。
在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犯罪案件中,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大额转账成为非法资金快速转移的主要方式。为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全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积极协助公安机关阻断诈骗资金转移通道。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支付结算处处长吉祖来介绍,“百日行动”期间,全省商业银行已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潜在受害人保护性止付措施,止付资金10.3亿元。
除此之外,银行部门不断提升预警监测能力,建立健全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一人多户、长期不动户等异常存量账户排查清理,持续推进风险模型建设,累计管控可疑账户3.9万户,清理排查异常账号3000余万户,利用风险模型事中拦截可疑交易49.9万笔,金融行业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