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北京10月23日电(见习记者王冬)10月23日,最高检举行“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闻发布会。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办案、部署专项清理和监督活动、创新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等方式,持续完善法律监督方式方法,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减少侦查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影响。
“检察机关加强对刑事诉讼各环节的法律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高景峰表示,检察机关强化对涉民营企业案件的立案监督,2019年9月最高检部署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截至2021年9月共清理“挂案”9815件,督促办结8707件;2021年9月之后“挂案”清理转入常态化进行。依法规范刑事强制措施适用,2021年6月至12月,最高检针对包括涉民营企业经营类犯罪在内的羁押案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后活动延长至2022年底,并将范围扩大至全部在办刑事案件。加强刑事执行监督,2021年5月至10月,最高检在11个省级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生产经营请假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
“检察机关深化规范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合规守法经营。”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累计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7815件,其中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案件5527件。各地检察机关在办理合规案件中,坚持与第三方机制相互融通,对整改合规的2898家企业、6102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另有136家企业未通过监督评估,企业或企业负责人被依法起诉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机关完善涉企案件申诉等机制,更好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高景峰介绍,最高检自2020年起开展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清理和监督专项活动。2022年开展涉非公经济重点控申案件交办督办活动,交办、督办了一批重点案件。2023年初以来,最高检组织开展了民营企业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对五类重点案件进行重点办理。
“检察机关优化办案方式方法,积极开展诉源治理。”近年来,最高检还探索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主动发现涉民营企业高发、多发案件类型和监督线索,实现“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效果。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民营企业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治理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助推行业治理、系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