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相对完善的蓄、引、提、输、排工程网络体系,为农作物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水利支撑和保障。
水利部按照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及以上为大型灌区、1万—30万亩以下为中型灌区、1万亩以下为小型灌区的规模划分,进行灌区改造建设。接下来,我们就来关注全国最大的灌区——都江堰灌区。这项水利工程建成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依旧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之上,岷江水自雪山深谷中奔腾而来,经都江堰分流进入广袤平原,润泽天府沃土。作为都江堰灌区渠首所在地,都江堰市因水而兴,因堰而名,是全世界为数不多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之城”。
目前,都江堰灌区面积达2.86万平方公里,灌溉面积达到1133.2万亩,相当于1千万个足球场的大小,规模居全国首位。都江堰灌区现在已成为地跨三江、引蓄结合、配套完善的特大型水利工程体系。灌区水资源总量272亿立方米,全部水渠长度共46261公里,覆盖四川省的7市40个县(市、区),服务2800多万人口,为四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水利灌溉推动作物轮作新模式发展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形象地说明了水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地处都江堰灌区范围的眉山,通过实行稻药、稻菜轮作模式,有效实现了粮食增产丰收、农民增收目标,丰收的背后离不开水利的支撑。
这两天,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产的大米在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晾晒加工后,正式上市售卖。
今年,永丰村的千亩水稻核心区继续迎来丰收,经过测产,水稻亩产达到863.4公斤,再创新高。水稻喜获丰收的背后离不开水利的支撑。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我们村属于都江堰灌区,全村用的都是都江堰的水,高标准农田沟渠修到哪个田块,水就流到哪个田块,在以前我们(亩产)只有500公斤左右,现在平均产量达到800公斤。
及时、便利的水利灌溉在助力粮食稳产增收的同时,也推动着稻药轮作、稻菜轮作新模式的发展。记者在永丰村看到,在水稻收割后的千亩良田里,中药材泽泻也迅速完成了栽种,一株株泽泻长势喜人。
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种植大户王涛:八月底左右收完水稻,然后开始种植泽泻,种植前需要大量的水去泡田,种植后也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对水的要求是特别巨大的。
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田块之间水渠相连,在都江堰灌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通济堰灌区的滋润下,永丰村6320亩耕地、3100亩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更进一步得到保障。
眉山市东坡区水利局副局长陈周庆:为了保障永丰村稳定的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我们还与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畅通用水联络协调机制,通过修复渗漏垮塌渠道共300余处,维护渠道29公里,改造老化渠道7公里,全面保障了永丰区域灌溉用水输水畅通。
灌区面积持续扩大管理智能化一体化
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及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有着“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
如今,得到数字化赋能的都江堰灌区也在持续扩大面积。
从地图上看,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形状就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对比不同时期的灌区图,可见扇面一直在“长大”。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吴鉴:这幅图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张都江堰灌溉的平面图。从图上可以显示,(当时)整个都江堰只灌溉了14个县282万亩的农田。这是我们今年新绘制的都江堰灌溉区域图。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以都江堰作为顶冲点,整个都江堰灌区变得更大了,扇面进一步扩大了。
随着灌溉面积持续扩大、功能不断拓展,都江堰灌区的服务、管理也迎来新挑战。作为全国第一大灌区,如何采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成为重点。在都江堰灌区指挥中心巨大的智能显示屏上,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地形地貌、渠系分布等一目了然,监控系统整合了整个灌区998个点位,智能化的远程控制覆盖到了灌区末级渠系的小型闸门。
目前,都江堰灌区数字孪生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并已经在渠首枢纽先行先试,初步建成了渠首数字孪生平台。2021年,都江堰灌区启动一体化改革,建立1个中心并下设8个灌区管理处,灌区内水资源均由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破除了过去分割管理的制度藩篱。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副主任吴鉴:我们的管理通过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系统高效的原则,来进行整个都江堰灌区的水利管理,将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