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27日电(记者贺占军、李浩、张斌)“所有演员请注意,六点钟有原生态演出!”几乎是同时,手机微信群和景区喇叭传来了即将演出的通知。
正在面馆收拾碗筷的李延利迅速擦干手,熟练地开始换装:穿上碎花粗衣,头裹羊肚子手巾,脚蹬布鞋,挎起竹篮……48岁的李延利风风火火赶往100米外的村舞台。此刻,她的身份已从村口面馆的老板娘,变身为赤牛坬景区艺术团的一名演员。
村民们在演出。新华社记者梁爱平摄
说是景区,其实就是李延利生活了几十年的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赤牛坬村,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典型小山村,也是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取景地;说是换装,其实就是打扮成村里妇女过去的日常装束。
“那时候村里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谈及过往,李延利有说不完的话。
夕阳下,黄河西岸的赤牛坬村一片热闹。“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伴随着高亢的陕北民歌,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拉开序幕。
村民们在演出。新华社记者梁爱平摄
以村落为舞台,用山峁窑洞做背景,将农具变成道具……100多名演员都是和李延利一样的当地村民,他们穿着陕北地区传统服饰,手握各式各样的农具,牵着自家黄牛、骆驼,从起伏的沟峁间缓缓走来。耕种、打夯、娶亲、纺线……一幅幅黄土高原祖辈生产生活的图景徐徐再现。
“这就是乡愁!”游客白志强看得激动,并不时用手机记录下精彩演出。
“每次演出人均演出费25元,谁能想到城里人会专门跑来看我们村民演出。”李延利骄傲地说,“上至九十岁,下至六七岁,在家的村民几乎都来参演,牛和骆驼也有‘演出费’。”
村民们在演出。新华社记者梁爱平摄
赤牛坬村地处黄河沿线土石山区,过去村民多以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近年来,当地不断挖掘和保护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把“乡土记忆”变为“致富资源”,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摇身变成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除了打造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生态实景剧外,当地利用废弃的窑洞建造的乡村民俗博物馆,更是以丰富的老物件吸引游客纷至沓来,15万余件展品展示了黄土高原的服装鞋帽、犁耙锄铲、五谷杂粮、婚丧嫁娶等生产生活用品和风俗礼仪,参观浏览之时,一股“乡愁”随之而来。
游客越来越多,李延利的面馆生意也日渐兴隆。“今年每月光面馆就有近万元收入,丈夫还在景区务工,我每天多场演出也有不少收入。”李延利说,“日子过得有盼头哩!”
四孔窑洞翻修一新,平房里装上了冲水马桶和淋浴喷头,靠着发展旅游带来的收入,李延利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火的日子说也说不尽,对未来的期望聊也聊不完。
夜色渐浓,赤牛坬灯光璀璨,照亮了整个山沟,留宿的游客三三两两漫步其中,一会儿对着窑洞拍照留影,一会儿抬头看看满天繁星。
景区喇叭一直播放着音乐,李延利一边收拾桌椅,一边跟着轻快地哼唱起来。(参与采写:梁爱平)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