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草降害 保“稼”护粮

日期:08-13
河北省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吴苗苗李元华

农谚云:“入了伏,手不离锄”“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从古至今,辛勤耕作的农民把除草作为田间管理的一件大事。

杂草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三大有害生物之一,春夏秋三季,万物生长,农田杂草也不例外,任由它们长大,就会与农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争夺生长空间,并且还容易发生病虫害。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我国农田杂草发生面积9000余万公顷,每年因杂草造成粮食经济损失近千亿元。

“近年来,受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河北省农田杂草群落演替加快,草相变化愈发复杂,恶性杂草蔓延扩散,抗药性发展迅速。同时,随着劳动力资源紧缺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农田杂草防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杂草研究室主任刘小民在试验田里,观察半个月前除草剂喷洒效果时说,农田杂草防控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最费工、费时,对技术要求最高的植保环节。

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杂草研究室自1983年就开始从事杂草防控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粮棉油作物田的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开展恶性杂草发生发展规律;杂草抗药性监测和治理;作物对除草剂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以及除草剂高效安全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前不久,邢台市巨鹿县天泽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国强非常闹心,合作社种植的8000多亩玉米、绿豆、高粱,一到雨天过后就会滋生杂草,除草剂喷了两三遍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害,采用人工除草的话用工大、成本高,费用又吃不消。

刘小民知道情况后,赶到合作社,在深入了解田间杂草发生种类、除草剂使用历史、使用剂量等情况之后,建议更换除草剂、添加桶混助剂,增加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同时建议采用喷施芸苔素内酯、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来解决出现的药害问题。

“现在玉米长势很好,多亏了专家的指导,今年玉米肯定大丰收。”姚国强站在地头,望着生机勃勃的玉米田开心地说。

刘小民介绍,化学除草仍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农田杂草防控技术手段,但除草剂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加重作物药害的发生,所以这就要求研发除草剂高效安全应用技术。

近年来,杂草研究团队不断努力,通过长期的定点监测试验,探明了播娘蒿、节节麦、雀麦等恶性杂草的发生发展动态,明确了抗性杂草种群在河北省的分布,提示了播娘蒿、雀麦、马唐等杂草对除草剂的靶标及非靶标抗性机理;明确了秸秆覆盖、绿豆覆盖等农艺措施对杂草的防控作用,解析了烟嘧磺隆、环磺酮对玉米药害形成的分子机制;构建了以“安全、覆盖、减量、降害”为核心的除草剂高效安全应用技术体系;制定颁布了玉米田杂草生态绿色防控地方标准,并在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进行技术示范推广,可减少除草剂用量20%左右,对田间杂草防效在90%以上,可挽回10%以上的作物产量损失。

“目前,我省仍存在缺乏完善的杂草监测预警系统,防治策略不够科学精准,过度依赖化学除草剂,绿色控草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刘小民表示,接下来团队将推进杂草群落动态和抗性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杂草抗性机理研究,研发推广除草剂药害诊断及防控技术,加强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和精准除草技术研究,为全省农田杂草科学防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贡献力量。

爱心与感恩的“双向奔赴” 梁家庄:“护村坝”让村民踏实多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