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祖母漏风的嘴巴里和太祖爷祖传的那本黑黄的破旧本子上记载着关于做豆腐的陈年历史。古老的村子,淳朴的民风,造就了外公真诚、厚道的品德,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铸造出豆腐制作的“个性灵魂”。
我对豆腐最难割舍的那份情感、那份留恋,亦或是心底最温暖的、最珍贵的那一抹家风的亮光,都源于从小耳濡目染地感受着外公用最古朴的方法、娴熟质朴的手法,做出温润的豆腐。
小时候,外公制作豆腐的过程,娴熟的动作就像他种植朴实无华的庄稼地一般。豆腐的制作工序多,工艺复杂,既耗时又费力,既要耐性细心又要经验。如选豆、磨浆、煮浆、点卤、装箱、榨浆水等等。这些工序中,最重要的就是点卤。外公的绝活就是点卤,只见外公事前将如石头般坚硬的石膏用旧报纸包好,埋进土灶下的灰堆里,煨熟后在石臼内敲打磨成粉,再按照黄豆重量配比倒入特制的小酒盅里,随后便倒入装有熟豆浆的缸中,慢慢搅拌均匀后盖好缸盖。大约过了三十分钟左右乳白色豆浆便凝结成块状,外公用一根筷子立在缸中间,如果筷子不倒便可以做豆腐了。随后,把豆腐脑倒入铺好棉布的格子里,包好棉布,盖上木板,板上压个大南瓜,淅淅沥沥的水珠便顺着桌面流淌下来。挤压合适后,把木箱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剥开纱布,方方正正白白嫩嫩的豆腐令人垂涎欲滴。
外公伸出二根手指轻压一下豆腐面,他那写满岁月沧桑的老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仿佛一位艺术家正在静静地欣赏着自己刚完成的得意之作。此时,看着白如纯玉,细若凝脂,清淡馨香的豆腐,外公就会说:“咱们中国有句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说的就是豆腐的特点,方方正正清清白白。做人应像豆腐,方正清白,可荤可素,容纳百川。”
“豆腐,卖豆腐喽,小葱拌豆腐……”外公边走,边响亮地吆喝着,一条条村巷,一个个读书少年在外公的叫卖声中纷纷醒来。外公就是靠着这门手艺,闯荡半生,勤劳一生,拼下家业,儿孙满堂。外公的内心跟眼前这一块块方正有型的豆腐一样,愈发澄澈,愈发坚定,从不失“本来面目”。一块块豆腐不仅见证了外公多年的付出和坚守,也凝聚着乡里乡亲对本色本味豆腐的喜欢和认可。
不知不觉,在外公清廉治家美德的影响下,在清淡致和的豆腐岁月中,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长大成人,考上了大学。
外公做的豆腐,流动在温润的时光里,承载着美好的回忆和温暖的情怀;想起外公做豆腐不知疲倦的身影,依然是我人生的依靠和灵魂的拐杖,时刻给我亲情和温暖向上的力量。当我读到清代诗人胡济苍写的“信知磨砺出精神”时,终于明白从豆子到豆腐的转变过程,历经千锤百炼,豆腐始终以最洁净的“面目”示人的深刻道理。
豆子如此,人亦如此。为人之道,如制豆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立身处世,时时念及豆腐。豆腐的清清白白成为我为人处事的价值期许——“最是清廉方正客”,心往方正,清白为人。(桂林市纪委监委曹丽萍整理文秋萍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