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关键。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传递出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向。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会议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会议指出,2023年以来,“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我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对此,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会议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作出重要分析判断,这是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半年的工作部署中有哪些亮点?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2023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2023年上半年,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从中央到地方打出了促消费一揽子“组合拳”,改善消费环境、增加消费优质供给。各地也在不断推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
多部门合力促进家居消费升级
在7月1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介绍,国家将以绿色化、智能化、适老化为“发力点”,提升供给质量、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家居消费恢复和升级。
促进汽车消费更好满足出行需求
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同时出台两项促消费措施。其中,《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从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加快培育二手车市场等方面,提出了10条措施。
支持升级换代等多举措促电子产品消费
同一天推出的《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围绕加快推动电子产品升级换代、大力支持电子产品下乡、打通电子产品回收渠道、优化电子产品消费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12条政策举措。
各地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促消费举措,各地也依托各自优势,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这个暑期,在古都西安大雁塔下的大唐不夜城,创意十足的唐文化商品吸引游客争相选购。在贵州,前有台江“村BA”,后有榕江“村超”,体育热情带动旅游市场火热。在浙江宁波海曙区和义大道,外摆市集、露天电影等特色活动,点亮了火热的夏夜。各类艺术季和展演活动接续举办,舞台演出剧目丰富,为观众带来多彩的夏日文化生活。
扩内需促消费如何更好发力?
下半年扩内需促消费依然是重头戏。会议提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下半年,如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消费如何更好地发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进行了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就是大众消费,包括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众消费,它在消费需求扩大里面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近期已经出台的《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通过加快电子产品的技术创新,打造电子产品消费的新场景,持续推动电子产品下乡,完善电子产品销售配送体系,优化电子产品消费环境等措施,促进电子消费由“有”向“优”的消费升级转变。包括之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也有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消费和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休闲和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两个方面的消费协同发力、共同促进,有助于通过需求拉动,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由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的产业体系。当前,越来越多关键技术被突破,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制造业取得突破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2023年,很多创新性、标志性装备取得突破,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从上海开启首次商业载客飞行。6月6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顺利出坞。
在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石油化工是大连市最大的工业板块,面对当前国内炼油能力过剩、燃料油附加值低等行业发展“瓶颈”,大连市充分发挥石化产业基础优势,深挖产业链增值潜力,积极推动石化产业减油增化和转型升级,石化产业链向下游精深加工延伸。目前,已吸引多个精细化工产业项目落地。
2023年以来,各地不断出台举措,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广东实施“大项目”扩容增量行动,2023年再推动超过5000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河南聚焦智能传感器、5G新材料等领域,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带动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江西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医药等,正在全力做强做大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打造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如何进一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及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研究和部署。中央为何越来越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切需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使之成长为新支柱。要坚持创新驱动、需求拉动、国际化带动,加大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场景创新和高技术产品市场应用拓展,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来提升竞争力。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发展所需的高端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基础装备、关键技术材料等,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韧性、可持续性和竞争力。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科技、金融、人才、数据等各类要素的持续支撑。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应用。大力推动创业投资、完善资本市场、有效激励民间投资。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安全保护。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企发展环境
此次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出,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
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从多个方面提出重要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力量到底有多重要?“56789”,这5个数字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国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在数量方面,从2012年—2022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由1085.7万户增长到4700多万户。截至2023年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达到5092.76万户。在外贸上,民营企业从2019年起成为第一大外贸主体,2022年占比达50.9%。这些数据表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传递何信号?
此次会议提出,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这“三个敢”传递什么信号?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改革是发展的关键动力,要通过改革来凝聚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对于民营经济来说,更需要通过改革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坚定投资发展信心。7月19日,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这次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包括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这“三个敢”非常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和振奋人心,有助于增强企业长远发展的信心、恒心和决心,让企业消除顾虑、坚定信心、大胆发展。有助于增强民间投资的意愿和能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同心发展、用心发展、安心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