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以改革和制度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日期:07-05
姚景源中国经济

姚景源。图/《财经》年度对话2023

姚景源。图/《财经》年度对话2023

整理|《财经》记者邹碧颖

编辑|王延春

6月27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在《财经》杂志年度对话2023会议上做了演讲。

姚景源对当下的中国经济形势发表了个人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与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问题叠加的挑战。基建投资方面,部分地区专项债还本付息困难,一些公务员工资也出现了减薪情况,而靠投资拉动经济还缺少优质项目。

姚景源指出,工业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产销率下降,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不能都卖出去,转化不了货币。现在连续35个月,企业应收账款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全国规上企业利润亏损达到十年来的高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亏损情况更为惨烈。

对于关乎每家每户的房地产,姚景源指出,如果房地产领域出了问题,银行40%的信贷就要出问题,地方政府预算占一般收入的50%要出问题,城镇家庭财富60%要出问题。还要加大采取政策措施的力度,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

“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有钱才能消费。”姚景源指出,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速没有做到同步,收入增长缓慢。下半年无论如何我们全年要争取做到同步。眼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政策成本上升,而边际效用在下降,这时候更需要精准施策。

以下为演讲内容:

中国经济经过三年疫情撞击,今年开始恢复常态,一季度增长4.5%,实属不易。但到了4月和5月,一些重要指标出现调头向下,比如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月是5.6%,到了5月是3.5%,一个月期间跌落了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月是4.7%,5月只有4%,一个月期间掉下来0.7%。

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月份18.4%,到5月份是12.7%,一个月掉下来5.4个百分点;进出口,按美元计算,特别是出口在4月份的时候还是8.5%,到了5月是-7.5%,掉下来16个百分点;16—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4月份是20.4%,5月份是20.8%。

怎么来看现在的经济状况呢?我主张两点,一点是还要看到中国经济处在复苏和恢复常态状态,这是基本面;第二,不可低估主要指标调头向下。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外需减弱、内需不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深层次周期问题、结构性问题、体制性问题相互叠加。

现在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总需求不足。总需求分为外需和内需。中国的外需,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十分错综复杂的的局面。但国民经济核算中,形成国内生产总值的是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我们出口虽然回落,但是进口回落的幅度更大一些,所以中国5月仍然是贸易顺差。

今年下半年贸易顺差,特别是对国内生产总值仍然会做出重要贡献,这一点不会改变。

专项债还本付息困难,关键时候“炸”投资

内需就是经济学讲的投资+消费。投资分三大块,一块是基础设施投资,比如说铁路投资、公路投资、水利投资,比如大江大河的治理,还有城市,地上地下,公共工程。过去这一块的投资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最重要的,比重占到30%以上甚至40%,增长速度曾经也达到30%、40%。过去几十年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力度非常大,高速公路从0公里做到总里程世界第一,高速铁路从0公里做到运行里程世界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应当说是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去年我们120万亿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块是39.8万亿,投资率是37%。美国、欧洲、发达国家,包括印度,也就是20%略高一点,中国的投资率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现在投资也遇到新的问题,就是缺少项目,缺少好项目。今年3月全国入库项目是3.4万个,比去年同期下降了接近10%。

地方政府专项有相当部分用到基础设施投资上面,去年全国地方政府专项36500亿,今年提到38000亿。但是地方政府的专项要还本还息。你这个项目收益一定要覆盖成本,能够还得起本息。现在我们已经有十几个省,地方债务的余额已经超过地方可支配财力,你说怎么还啊?有的省在地方政府专项债上本金是一分钱还不了,利息一年下来也只能还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表述,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我想了很长时间怎么表达投资的“关键作用”,后来猛然想起,就像打牌一样,到了关键时刻不得下“炸”嘛。投资确实连续干了几十年,好收益的项目都干得差不多了,怎么解决好项目问题?不能单靠政府。我觉得好项目最终应该交给市场,交给市场主体,交给企业。投资对于遏制经济下行起到的作用来得快。比如说去年光水利投资就干了一万亿。投资不是钱的问题,我担心3.8万亿地方政府专项今年能不能用完,我主张“十四五”期间列入到“十四五”规划的一些项目,从中央到地方尽可能的,(有些是2024年、2025年才开工),我认为应当往前提,提到下半年,提前干,让它产生有利于遏制经济下行,拉动整个经济回升向稳的力量。

卖不出货、成本上升,制约工业投资

工业投资现在的难题在哪儿呢?工业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产销率下降,现在规上工业产销率是94.1%。是二十年来最低点,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不能都卖出去,转化不了货币。观察工业还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库存,现在的库存在不断增加,整个库存同比增长10%以上。除了库存增加,由于企业的产品进到仓库了,不能转化成货币,于是企业的应收货款、应收账款就出现问题。我们现在连续35个月,企业的应收账款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

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副总理朱镕基下了很大的功夫解决“三角债”。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三角债”是多少?只有三千亿,现在远远大于这个数。这是个问题,企业之间相互拖欠急剧上涨。

在这么困难的状态下,企业成本还在上升,到现在,规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同比还是上涨一块多钱。不是小事,我们没有什么盈利空间了。现在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是负20%,工业企业的亏损额、亏损面达到十年来的高点。我反复想,我们还没有认认真真的把三年疫情究竟对中国经济方方面面带来多大的影响和撞击的账算清楚,而且我刚才讲的工业是规模以上工业,放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应当说情况更为惨烈。

这也直接影响到工业投资,工业问题,搞经济分析时经常划到供给侧,实际上根本原因是总需求不足。

与银行信贷、地方财政、居民财富强关联,房地产怎么办?

投资中还有一大块就是社会上非常关心的房地产。到去年年底全国房地产投资是负10%,这是什么概念?从90年代有房地产到去年,第一次出现负的情况,而且是负10%。去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是负20%以上。

从去年开始,地方政府卖地,从北上广深开始都出现流拍,卖不出去。前年全国地方政府卖地收入8.7万亿,去年比前年净减少2万亿。我们一些省开始出现减薪、限薪,个别地方发工资遇到困难。我到西南某市,一个公务员一个月减1200元。要是小青年的话,特别小两口都是公务员,一个月就减2400元。本来年轻人收入都就低,他们再有小孩,你还让他生二胎、三胎?我觉得这是个问题。

但是东部某新一线城市的减薪我表扬了。这座城市减薪减得好,减当官的,当兵的不减。我在西部某省看到有的县好几个月开工资都困难。

为什么讲房地产重要呢?有个“456”。房地产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的40%。房地产要出了大问题,40%的银行贷款要出问题。而我们再三强调要防风险,特别是防止系统性风险、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加上房地产各个环节的税收收入,占了地方政府一般预算的50%。现在也别总批评这帮市长和房地产商人勾肩搭背,关系那么密切,也有无奈之处,财政收入一半在他们那儿,能不对他们客气、礼貌一些吗?我们国家现在城市家庭,家庭财产60%是在房子上。你们家有一千万,其中六百万是房子。其实我不赞成这么算,这么一算老百姓有意见,但是全世界都这么算,这个统计方法是国际并轨的。

如果房地产领域出了问题,银行40%的信贷就要出问题,地方政府预算占一般收入的50%要出问题,城镇家庭财富60%要出问题,所以这个领域是重要的。我们去年年底陆续出台了“三支箭”,允许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发债,保交楼,帮助它修复资产负债表。同时又出台了“金融十六条”。一季度房地产开始回升,但是到了4、5月份又开始调头向下。4月份房地产投资是-6.2%,5月份又增加一个百分点,到了-7.2%,这又跟一季度的走势出现背离。我们还是要加大采取政策措施的力度,让它健康发展、良性循环。

我觉得现在房地产的政策更多的是在供给侧,在生产端,我主张更多的政策措施应该放在需求侧,前一段时间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明确讲要鼓励两个需求,一个是刚性需求,一个是改善性需求。什么是刚性需求呢?一个年轻人结婚要房子。

还有一个就是城市化。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城市化率65.2%,城市化率是按照常住人口算的,在城里工作、生活超过6个月我们就叫常住人口。第二个是按户籍人口算,现在按照户籍人口才45%,中间有20个百分点的差异,意味着现在有2亿人在中国的城市工作生活,但是没有户口。在不少城市的限购中没户口就不能买房,没户口更不能享受保障房。

还有一个改善性需求。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原来有一套,现在需要两套。原来是小的,现在需要大的。我们在鼓励改善性需求上面还是限制状态,我不好意思批评,现在在北京要买第二套房,首付60%,如果第二套房子面积超过140平方米,首付80%。各位,北京现在这个房价有几个人能拿得出80%的?所以我觉得这一块要解决。

收入增速不及经济增长,长期只能靠改革

内需除投资外就是消费。中国经济发展40多年,现在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我们有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但是收入减少,消费上不去。过去三年大家的收入绝对值在下降。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5%,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3.8%。本来二十大、全国“两会”都明确讲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要和国民经济增长同步,但是今年一季度没做到同步。下半年无论如何我们全年要争取做到同步。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有钱才能消费。

现在银行存款在急剧增加。存款分为,政府、机构、企业和住户,今年一季度全国住户存款,一季度是9.9万亿。去年全年是18万亿,今年一季度就干了去年全年一半。大家对未来的预期有问题,而且有诸多的“怎么办”,老了怎么办,有病怎么办,孩子上大学、学费又涨了怎么办。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是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打好宏观政策的组合拳。扩大消费首先要扩大就业,所以我一直强调,最突出的问题是要解决年轻人就业。

现在出台各种政策一定要讲精准。广义货币一直以10%的速度在增长,两位数,M2总量已经干到280多万亿了,但为什么微观还是这样一个状态呢?有些学者提出来我们现在进入到了凯恩斯陷井、流动性陷井,这个我赞成。我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政策成本在上升,边际效用在下降,这时候更需要精准施策。我更多的还是认为政策是解决短期问题,凯恩斯在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就明确讲过,所有宏观经济政策都是应对短期问题,所以从根本上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状态,我认为还得靠改革。我们现在最需要的还是改革。

我们要通过改革来激活和释放市场内生的动力,改革最终应当是针对什么目标呢?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觉得这个目标应当明确,我们要建设高水平的市场体系。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我们有一个好的制度,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的内生动力。

现在民营经济投资近年来逐月下跌,到5月份已经是-0.1%了,民营经济投资。怎么能做到?还是从法治上、制度上,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能一律平等,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法治建设,所以我们还是要看到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我们有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把它做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要打破垄断,打破地方封锁。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第一是把中国经济现在基本状况实事求是的给大家讲出来。第二我们还是要用政策工具来遏制经济下行。第三从根本上讲,中国经济的平稳、向好、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还得靠改革,靠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责任编辑:刘德宾

伊朗成为新成员!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增至9个 一个多月收到39张罚单,券商研报怎么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