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文智主持召开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日期:06-29
人大常委会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深圳市

2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主持召开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备受关注的《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一段时间以来,城中村水电加价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草案)》采用“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方式,对房东擅自加价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包括城中村租户在内的水电燃气使用人合法权益。

本次会议上,《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修正案草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提请审议的法规案还包括《深圳经济特区国际船舶条例(草案修改一稿)》《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草案修改二稿)》《深圳经济特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草案修改二稿)》等。

一系列市政府有关工作报告提请审议,包括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综合报告、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公安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情况的报告、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专项工作报告等,并对部分专项工作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

会议还听取和审议深圳市2023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调整方案的报告、深圳市2023年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资格审查和出缺情况的报告等。会议还审议相关人事任免事项。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市政府、市监察委员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列席会议。

骆文智主持召开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深圳初步形成“顶天立地”健康服务体系新格局

我市加快构建国际一流优质医疗服务体系,研究以宝安机场为中心规划建设国际医疗城。昨日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市政府关于全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情况专项工作报告透露上述信息。

我市三甲医院达到32家

根据报告,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5201家,总床位数6.59万张,千人床位数3.73张。现有医院169家,其中三甲医院32家,有社康机构881家。基本实现每个区至少配置1家市级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配置1家社康机构,初步形成“顶天立地”健康服务体系新格局。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诊疗量占比达75%,其中社康机构诊疗量35%,分级诊疗指标全国领先。

深圳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现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7家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还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3个,大病不出深圳基本实现。

港资独资合资医疗机构占全省一半以上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提速,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的若干措施》,破除资质互认、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规则衔接壁垒,深圳医疗国际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共开设12家港资、独资、合资医疗机构,占全省同类医疗机构五成以上;410名涉外医师获内地医师执业资格,1217人次以短期行医方式在深圳执业。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成为“港澳药械通”首批唯一指定医院,累计获批引进19种进口药品和11种进口器械,为近10万人次在粤居住香港长者和复诊患者提供跨境门诊服务,在深圳的港澳居民住院诊疗年均递增6.9%。我市13家医疗机构与国际商保公司签订就医协议。“打造跨境医疗健康服务创新发展新高地”入选第二批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推进无陪护病房等新型服务模式

报告指出,虽然我市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但也存在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等短板,原特区外人均医疗资源依然偏低。下一步,我市将以宝安、龙华等区域为重点,加快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到2025年,将全市千人床位数提高到4.5张以上。同时,加快建设高水平医院,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卫生高地。着力打造一流的肿瘤、心血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引进神经系统、妇产、乳腺等国内一流专科资源,争取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重点学科群建设,到2025年争取5个重点学科跻身国内领先行列,10个重点学科跻身华南区或广东领先行列。

报告透露,我市正研究以宝安机场为中心规划建设国际医疗城,辐射光明、南山等区域,建设若干高水平医院和医疗技术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我市还将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进日间手术、多学科诊疗、无痛诊疗、整体护理、无陪护病房等新型服务模式,建设医学数据中心和互联网医疗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居民电子病历、电子处方、医学影像等数据共建共享,提升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深圳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过去一年,深圳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PM2.5浓度创新低,环境信访投诉总量降幅超过两成。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昨天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根据报告,去年我市PM2.5年均值降至16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4。310条河流优良水体河长比例达67.6%、提升17.6个百分点。开展交通、建筑施工噪声等扰民问题整治,建筑施工噪声投诉下降22.5%,环境信访投诉总量连续三年下降超20%。

在绿色发展中,深圳还创造了多个“第一”:修订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新增纳管100家工业企业,首次实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有偿+无偿”相结合的初始配额分配方式,有偿竞价发放58万吨配额,碳交易规模从0.8亿元跃升至2.3亿元,市场调控作用明显。率先全国完成覆盖全市155个单元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走航监测,建成6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网点,碳核算监测更加高效。福田区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打造气候项目市场化投融资服务新模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推广。

根据报告,今年我市将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力争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到95%,PM2.5年均浓度降至15微克/立方米,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2%,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0%以上,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金腰带卫冕战,张伟丽霸气宣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骆文智会见斯里兰卡客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