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

日期:06-27
宁静

“淡泊以明志”这句话,一般认为出自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但实际上在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中就已提到:“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这其中的“淡泊”意指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明志”意在强调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抱负。

淡泊,是一种豁达的处世态度,也是一种明悟的思想境界。陶渊明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淡泊,才能开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派;范仲淹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才能有超越自我兼济天下的抱负;郑板桥有了“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的高洁,才能成为后世传颂的清廉楷模。可见,淡泊处世不仅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得失,也能在各种境遇中进退自如。而做到“淡泊”则需要在看淡名利、抵制物欲、通达明志上下功夫。

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在哪个时代,“名利”始终是许多人努力和追求的目标。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名利”,它就会成为人生路上的“拦路虎”。唐代诗人杜牧写道“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白居易更是强调:“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在他看来,名是一种“公器”,为官之人多趋之若鹜,但自己反而要尽量回避;利是一种“身灾”,人人追求,但自己却应该少取。因为若极度地追求名利,甚至不择手段,则有可能丧失自我,甚至沦为名利的仆人,给人生带来灾祸。

淡泊物欲,内心丰盈。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只有无私欲,才能明理通达。“淡泊”强调的是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而非一味追求奢华和享受。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意思是君子可以控制对欲望的追求,而小人只能被物质所左右,他告诫后世,一旦纵情声色、贪恋享受,就容易受制于外物,羁绊于俗世。北宋司马光曾写下“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的名句,他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在《训俭示康》家训中以“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开篇,反复阐明“俭能立名,奢必自败”的道理。

淡泊明志,胸怀天下。淡泊绝非消极避世,旨在明志致远。如果没有崇高的目标和志向作底色,“淡泊”于人生、于社会也就失去了意义。历史上不乏有文人墨客以“隐士自居”,或隐于山林、或隐于闹市,虽然可以获得生活的宁静,但却把“明志”二字埋藏于故纸堆中。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理想,为无数有识之士指明了治学修身的终极目标。

“淡泊以明志”既是古人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党员干部必须修炼的内功。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应不戚戚于名声,不汲汲于富贵,自觉看重事业、看淡名利,舍“小我”为“大我”,不断追求公而忘私之“名”、实现人民利益这个崇高之“利”,准确把握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修己与治人的关系,用实际行动回答好“名利”之问。(桂林市纪委监委)

住套房的“低保户” 我为群众办实事 垃圾清理解民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