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生活大约30年,却在中国生活了37年,他说中国是他的“第一家乡”;他称自己是一个“探险者”,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次自驾环游中国,用心用情去感受一个日新月异、充满活力的中国……
他就是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从遇见厦门到爱上中国,他已然成为中国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更让人敬佩的是,潘维廉通过写信、写书、拍摄短视频,不停地向世界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立体式展现了一个真实可感、可爱可敬的中国,成为中国故事的精彩讲述者。
遇见厦门
从1988年到现在,潘维廉一直住在厦门。不管他从哪儿回来,每当飞机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潘维廉都会感到很安心。他说:“我终于到家了。”
潘维廉和厦门,有着特殊的“缘分”: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曾在海峡对岸的台湾工作。厦门与台湾,地域相近、语言相通、文化同源,在当时却遥遥相望。
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兴趣,潘维廉1988年博士一毕业,就做出改变一生的决定:卖掉在美国的金融公司,和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来到中国大陆。
为何选择厦门?潘维廉解释说,当时厦门大学允许外国人拖家带口学习中文,还提供宿舍。
他回忆,初到厦门时,生活的挑战“无处不在”:有时会突然停电,有时又会停水。当时的厦门虽然正在进行经济特区建设,但城市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那时厦门交通很不方便,整个城市只有3条公交线路。公交车是木地板的,汽车尾气会钻进来,熏得人难受。”对于这段历史,潘维廉依然记忆深刻。
于是,他买了一辆三轮车并进行改造。骑着这辆三轮车,他载着妻儿,走遍了厦门的街头巷尾。
改革开放初期的厦门,外国人并不多。很快,潘维廉就成为当地人熟悉的“老外”。人们从刚开始对他投来好奇、异样的眼光,慢慢变成主动打招呼,向他介绍厦门的美食美景、风土人情。
原本只打算在厦门学一两年中文,再去中国其他城市,结果潘维廉就此爱上了厦门,“厦门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深深吸引了他。
不到一年,潘维廉就获得了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外籍工商管理硕士教师的职位,这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趣。
每到中国传统佳节,邻居、同事都会邀请潘维廉一起过节;作为回敬,每到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他也会邀请师生、邻居到自己家里聚会。
“他们邀请我们一起过节,是怕我们一家在异国他乡孤独,所以很感动。听他们讲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学到很多知识。”潘维廉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厦门城市建设提速: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两旁,绿树成荫,筼筜湖畔,鸟语花香……厦门正日益变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和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从举办中国投洽会到承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从获评联合国人居奖到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潘维廉见证着厦门的飞速发展变化。
“如今的厦门与当年已是天壤之别。”潘维廉说,厦门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潘维廉早已把自己当作“厦门人”。他对厦门爱得深沉,在自己创作的歌曲中,他这样写道,“我是个遥远来的、永久住的、深刻爱的厦门人。”
爱上中国
1992年,潘维廉成为福建省第一个获得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很多人问他:“那么多中国人想出国,你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他说:未来的机遇在中国。
始于对厦门的热爱,潘维廉逐渐爱上了中国:中国广袤的土地、多彩的文化、善良的人们……在探索中国的同时,他迫不及待地向国外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却在自己的“国外朋友圈”受到质疑,认为他被“洗脑”了。
“当时我写了不少文章,希望让‘老外’们了解中国的变化。但‘老外’普遍质疑说,只有东部发展了,西部并没有发展。”潘维廉说。
为了回应质疑,潘维廉决定买一辆面包车环游全国。1994年,他用3个月时间,绕着中国开了4万多公里。从东部到西部,从海岛到戈壁,从长江到黄河,潘维廉亲眼见证中国各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即便是在甘肃、西藏等地,都有新的道路、学校和医院在建设。
“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潘维廉说,“中国建成了世界上高标准的基础设施,这可以帮助当地人摆脱贫困。”这次环游让潘维廉更加坚信中国会发展得越来越快。
时光荏苒,25年过去,2019年,潘维廉决定再去看一看这些地方的发展变化。
沿着当年走过的路线,潘维廉再次环游中国。这趟出行再次令他惊叹不已:沿途那些曾经偏远的地方,公路建设已通村通户,教育医疗条件也大幅改善,家家都用上了信号稳定的网络。同样的路线,25年前他走了三个月,这次只用了32天。
“中国变化太大了!”潘维廉原本以为要用五六十年,甚至七八十年才会发生的变化,结果中国只用了25年就实现了。哪怕偏僻山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潘维廉说自己是幸运的,目睹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心一意消除贫困并取得成功。“即便我可以为自己的一生编写剧本,从呱呱坠地到入土为安,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比这更动人、更有意义的经历。”
用手机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跟踪牛群的内蒙古牧人;开网店卖民族特色产品的西藏农民;改变命运上岸工作生活的福建连家船民;还有蜂农、遗传学家、医生、庄稼人、清洁工……潘维廉跟这些人深入交流后得出结论:中国能在短期内取得这么大成就,不仅得益于自上而下富有远见的领导干部,而且还离不开自下而上勤劳创新的普通民众。
潘维廉说,中国社会的变化不仅在高楼、高铁、公路、公园等肉眼可见的东西,更发生在百姓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他们变得更热爱国家、尊重自己,更加从容、自信。”
“中国正在快速发展,而且对未来有很多规划,美好前景值得期待。”潘维廉说。
“最让我佩服的是,中国的发展完全是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去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潘维廉告诉记者,他小儿子和儿媳妇都在非洲做医疗志愿者,哪怕在非洲最偏僻的地方,他们也能看到华人在当地帮助筑水坝、建桥梁、修铁路……
获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时,潘维廉这样表示:“不是自己感动中国,而是中国感动了自己。”
为中国“代言”
教学工作之余,潘维廉潜心写信、写书、拍摄短视频,介绍中国城市和中国文化。30多年来,他始终为中国“代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展示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
“当年我来厦门的时候,很快就发现中国根本就不是西方媒体描述的那样。他们对中国充满偏见,所写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是不真实的。”潘维廉说。
为了让家乡亲朋好友了解真实的中国,潘维廉一直与他们通信往来。
“我写了很多信,讲了很多中国人的故事和梦想。我父亲一直在看我的信。”2004年潘维廉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父亲拥抱了他,并对他说,“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你到中国并选择常住在中国了,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2018年底,《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出版,选取了潘维廉30年间写给美国家人与朋友的近50封信,向国外读者展示了中国的发展变化。
第二年,潘维廉环游中国18个省份,面对面采访了很多中国人。两年后,基于采访写作的书籍《中国人中国梦——中国人的生活变迁与脱贫攻坚》出版。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农村地区的脱贫成效。”潘维廉说,无论是在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还是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都能看到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如今,14亿人口的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从《魅力厦门》到《老外看福建》,从《我在厦大三十年》到《老潘写给青少年的18封信》,从《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到《中国八万里老潘走神州》……30多年来,潘维廉写了30多本中英文书籍介绍中国。
潘维廉感兴趣的中国故事不胜枚举,从古文经典到四大发明,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无不深深吸引着他。但他认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方式就是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所以他的笔头、镜头更多地聚焦中国普通人,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是爱国、爱家、追梦的一群人。
面对互联网时代,60多岁的潘维廉又马不停蹄地学习新技能,他熟练掌握了视频拍摄、剪辑,成为一个讲述中国故事的“老外网红”。从2021年开始,他每月至少拍摄制作10个短视频。
潘维廉在讲述中国普通人故事的同时,会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和时代背景。“因为西方媒体的新闻有太多偏见,所以我会在视频中介绍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让我的粉丝了解真实的中国。”
在他看来,无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还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无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创造发展奇迹,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中国有过无比辉煌的历史,而当代中国依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潘维廉说,“如果我们不讲好中国故事,就会有人用错误方式去传播中国故事,误导世界。”
作为中国故事的精彩讲述者,潘维廉说要用余生继续记录身边的发展故事:“我要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可爱可敬的中国。”(记者康淼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