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2岁获经济法、英语专业双学士学位,27岁任重庆市外经贸委机电商务处副处长,31岁提任正处长,33岁成为资产雄厚的区属国有公司“掌门人”……被留置前,重庆市巴南区兴农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胡骥的人生仿佛“开挂”一样,顺风顺水。
胡骥自小受过良好教育,大学期间就入了党,但他坦言自己实际上的入党动机是“择业时更有优势”。不纯的入党动机,为他今后走向歧途埋下了祸根。
大学毕业后,胡骥进入重庆市外经贸委工作,多次参与市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谈判,可他的心态却在与商人老板等的频繁接触中迅速失衡。“我觉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过就是说说而已。”“钱,就算当下没什么着急的用处,但总归是个好东西,谁又不想要呢。”剖析自己当时的心态时,他这样说道。
思想失之毫厘,行为谬以千里。
2012年12月,胡骥赴任重庆巴南经济园区公司任执行董事、总经理。仅仅3个月,他就经某融资中介负责人接洽,以高达16%的融资综合成本,让园区公司接受了某信托公司6亿元的融资,直接导致园区公司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发展一度受到严重束缚。胡骥却在事后收到了丰厚感谢费。
胡骥在园区公司担任“一把手”期间,对内,向相关下属“打招呼”,帮助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好处;对外,由其发小徐某某牵线搭桥,联络“可靠”的商人老板承揽园区工程,他则在幕后把控,谋取私利。
“我要给下面的人留点空间,让他们也搞点钱,他们工作才更有积极性。”被金钱和利益蒙蔽双眼的胡骥丧失了底线,荒唐言论频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田也被他撂荒,致使公司内部“杂草”疯长,吃拿卡要之风驱而不散,一些干部职工笃信“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拼业绩拼关系”“不靠实力靠送礼”等错误理念,公司的政治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2012年至2019年,胡骥在园区公司任职期间,该公司11名干部先后被查处,其中2人被“双开”,9人受到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面对反腐败高压态势,胡骥仍不知收敛。上述干部被查处后,胡骥不仅不认真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以案为鉴,反而在思考自己收的钱哪些是“安全”的,哪些“不安全”,他将自认为“不安全”的钱退还,妄图瞒天过海。
胡骥的胆大妄为远不止于此。他强硬霸道、独断专行,重大事项不经党委会集体研究,以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长办公联席会议代替党委会。应事前向上级报告的事项,他先表态决策,再请示报告;藐视民主集中制,不讲议事规则,打断班子成员发言,将决策会变成其个人意图的通报会、授权会,甚至对区委、区政府决定的事项阳奉阴违。
留置初期,胡骥避重就轻,采取拒不交代核心问题,负隅顽抗,妄想用“记不清楚”“我退了”等托词把自己撇干净。审查调查人员对其作了深刻细致的思想工作,他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和悔恨。
经查,胡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期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并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在招商引资、干部选拔任用中滥权妄为,干扰巡察工作,对抗组织审查。2021年2月,胡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2年4月,因犯受贿罪,胡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6万元。
胡骥案发后,巴南区委以案为鉴,深化整改,举一反三,以经济园区公司为重点,全面起底问题背后的症结,找准整个国有平台公司领域在融资借款、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巴南区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对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有平台公司进行优化整合。调整巴南经济园区公司等老一批国有平台公司的融资功能,重点保留其服务企业、公益类项目建设运营职能;整合资源,成立新的国有平台公司,专门统筹投融资工作,从职责定位上防止国有平台公司“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同步完善招投标、招商引资等相关制度机制,扎紧笼子,堵塞漏洞。
整改后,巴南经济园区公司结合新的定位,更名为数智产业园公司,公司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修复,干部作风持续转变,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2022年以来,该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履行职能职责,推动18个签约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同比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