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2日,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吸引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负责人、院士、专家以及中国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重点企业、投资机构代表齐聚,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出谋划策,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郑红波出席。
峰会由中国企业联合会、深圳市政府共同主办,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委员会、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承办,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协办,共举行1场大会,1场闭门研讨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论坛”“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现代时尚产业发展论坛”等4场专题论坛。
郑红波在致辞时表示,深圳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持续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努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本次峰会不仅与国家战略部署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也与深圳更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更好产业生态和更强大城市竞争力的目标相一致,有助于强化深圳与全国产业界的联系,提升深圳重点产业链的影响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常国武表示,峰会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不断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加快产业链升级步伐,优化产业链发展生态,深化产业链国际合作,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表示,要从战略高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秉承开放合作态度开展国际交流,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加快建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信息化平台,同时要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成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生力军,从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主任委员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卢秉恒,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等进行主题演讲。
中国企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有关负责人发布了《工业基础指数(2022)》《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指数(2022)》和《深圳市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2022)》。《工业基础指数(2022)》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同期,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军人才“工业强基方向”研修班启动仪式举行。
院士专家探讨脑认知健康数字技术助推深圳脑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
昨天下午,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脑认知健康数字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本次论坛以“发展中国脑认知数字产业,推动脑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同探讨脑认知健康数字产业的现状、挑战和机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出席活动并致辞。
骆文智在致辞中表示,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重点打造“20+8”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完善、安全、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技术”重点发展脑诊治技术、类脑智能等,作为重要的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对人类健康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新型信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是国际科技界必争的重要战略领域。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协力推进深圳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实现新发展,助力深圳脑认知数字产业及脑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顾东风,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北京宣武医院教授唐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李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天勇,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晓怡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院士专家把脉“双链”建设强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制造业“血脉”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产业链供应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血脉,是稳住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4月2日,在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上,多位院士专家聚集深圳,集智献策,畅谈“双链”。嘉宾表示,通过全力以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大力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链供应链支撑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最核心的就是把产品做好
“产品创新是带动产业链发展最关键最主要的因素,产业链上各个企业最核心的就是把产品做好。”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建荣认为,产品创新作为制造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通过创新设计,不断推出新产品,才能真正掌握行业和产业链中的最核心技术。
“只有把产业链稳定安全的主动权、控制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实现产业链稳定安全,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建议,要防止“脱节断链”问题,强化系统集成;破解“孤岛效应”难题,强化协同创新;紧盯“短板”和“痛点”,强化战略导向;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上云用数赋智”;注重“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坚持市场与政府协同发力,强化“双轮驱动”。
创新设计驱动下的新产品想象空间有多大?目前应用于无人机发动机、医学、建筑的3D打印成为其中一种答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卢秉恒为现场观众沉浸式展示3D打印带来的创新产品与创新生产。在他的展示中,3D打印不仅在地球上打印,还可以在飞船上、在太空舱打印。“3D打印在打造创新链以及提升创新设计的速度方面有重要作用,将助力产品的快速开发,从增量走向增材,从增材走向创材,从创材走向创生,推动科技创新和工业创新。”卢秉恒说。
补短板锻长板丰富“双链”
“现在,我们正迎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的发展机遇,更应加快现代化产业链的建设,补短板、锻长板,构建全球化、多元化、多极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干勇建议,应通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实现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安全保障制造强国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研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主任委员陈学东认为,政策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不断解决短板问题,推动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平台建设方面,进一步融合人才链和资金链,发挥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人才方面,要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结合在一起,培养卓越工程师和高级人才。
深圳产业链供应链获肯定
“我们位于深圳的智能手机工厂,是全球首座精密金属加工的‘灯塔工厂’。”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军旗现场展示了该公司通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他说,工业富联基于“三硬三软”建立了智能制造工厂,同时搭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专业云提供对外服务,形成产业新的生态。目前,工业富联参与打造的“灯塔工厂”增至6座,通过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手段,改善生产效益。
他表示,供应链的转型方向就是通过数字化的供应链系统提升效率,通过智能工厂,不但为企业内部、集团内部打造“灯塔工厂”,也能为相关的跨领域、跨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不只是工业富联,深圳培育大批龙头“链主”企业,以及丰富的上下游产业链,赢得各界认可。“以国家信用的长期资本链来支持研发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来引导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构建多要素和持续科技金融链网,已经应用于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干勇说。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朱宏任:深圳产业体系独具特色
“深圳提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具体举措。”4月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说。
朱宏任认为,深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产业体系。当前,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的产业、时尚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强劲。他建议,未来在服装、钟表等时尚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增加技术含量,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深圳既考虑到先进制造业的20个产业,也考虑了8个未来产业,为全国制造业发展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针对深圳“20+8”产业集群规划,朱宏任给予了高度肯定。“深圳作为工业大市,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供应链已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引领,同时发力,同向发力,让市场主体明确预期,保持动力,把握方向,成为深圳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经验。”
作为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主办方之一,在谈到该峰会首次在深圳落地举办意义时,朱宏任说:“通过集聚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以及一大批优势企业,共同商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为深圳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助于推动深圳产业链供应链治理能力,助力深圳提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深圳首次发布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
4月2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上,《深圳市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发布,这也是首次发布的以区域为主体的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
该《白皮书》分析了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同时指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战略部署,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深圳制造业立市的根基所在。
深圳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方面,不仅强化顶层设计,以集群式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同时建设先进制造业园区体系,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比如,深圳出台《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考虑深圳各区产业基础、发展规划、空间承载等情况,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8个区选取产业基础比较好、具有空间保障能力的区域打造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而且,完善产业扶持体系,全链条培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