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题:黄河大中型灌区春灌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三月,气温回升,黄河流域多数地区的冬小麦迎来返青期。据水利部统计,黄河流域有大中型灌区873处,占全国总数的12%。当下,这些灌区春灌进展如何?作为缺水地区的灌区如何做好春灌用水工作,为夏粮丰收打牢水利基础?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黄河下游山东省最大灌区——位山灌区一瞥。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黄河中下游一些灌区提前开灌
黄河流域东西跨度大,温度等气候条件差异明显。记者了解到,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黄河流域上游省区,春灌目前尚未全面展开。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中下游省份,相较往年开灌时间有所提前,开灌灌区数量有所增加。
“截至3月26日,大禹渡灌区已提水2152万立方米,浇灌小麦31万亩,灌区小麦已经浇了一遍。”山西运城市大禹渡扬水工程服务中心主任董曾武说,大禹渡灌区所在的运城市芮城县是全国产粮大县。针对去冬今春有效降雨偏少,大禹渡灌区从1月29日开灌,较往年提前一周,拉开了山西省大型灌区春灌序幕。
运城市另两个大型灌区——夹马口灌区和北赵灌区,分别于1月30日和2月5日启动春灌,目前第一轮春灌供水正在进行中。截至3月26日,夹马口灌区已提水3975万立方米,累计灌溉农田57万亩次,均较去年同期提升15%左右;北赵灌区共提水2455万立方米,累计灌溉面积35万亩次。经过适时灌溉,小麦返青早、拔节快,长势良好。
“与往年相比,今年河南开灌的灌区数量有所增加,开灌日期较往年有所提前,春灌以来共有14处大型、30处中型引黄灌区引水灌溉,累计引黄水量5.86亿立方米,为粮食生长关键期提供有效的灌溉水源保障。”河南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霍继伟说。
黄河和正在施工中的位山引黄闸改建工程。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工程建设与春灌用水“两不误”
山东省是黄河下游的产粮大省,位山灌区是山东省最大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占聊城市耕地面积的65%。记者在位山引黄闸现场看到,引黄闸改建工程正在施工中。
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聊城黄河河务局位山引黄闸管理所所长李辉告诉记者,为确保施工期间引黄供水正常开展,聊城黄河河务局加强与用水单位、部门协调沟通,及时掌握用水需求,科学引水调度,积极争取引水指标,引导位山引黄灌区提早引蓄黄河水。同时,协调聊城市政府建设临时供水泵站,缓解春灌用水高峰期供水压力。
“通过超前谋划,采取开挖导流明渠、租用抽水泵站、提前引蓄、轮续灌结合、井渠和多水并用等措施,最大限度满足春灌用水需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会忠说,截至目前,通过引水明渠和临时泵站已累计引水8000余万立方米,为夏粮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今年有7个市12处引黄闸改建,当地水利部门均提前组织灌区制定供水方案,全部建成12处灌区渠首临时供水设施,提前向下游引水,确保偏远地区春灌需求。
位山引黄闸和临时供水泵站(左)。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积极推进农业节水
黄河流域普遍缺水,推进农业灌溉节水格外重要。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副司长张敦强告诉记者,黄河流域各省区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指导大中型灌区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同时,引导农民改进地面灌溉方式,划小田块进行畦灌,有条件的地区推行了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记者采访了解到,山西省通过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些灌区农户的节水意识有明显增强,部分农户自发在田间建起小型沉沙池,采用滴灌、微喷灌等方式灌溉。
运城市夹马口引黄服务中心主任石铁吨告诉记者,夹马口灌区制定全年提水任务后,逐级分配至干、支、斗渠,参照用水定额,借助灌区实行的分类水价经济杠杆,推动了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
陕西省水利厅农水处相关负责人说,陕西水利部门把“节水优先”摆在灌溉用水工作首位,督促各灌区持续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让群众明白用水,放心交费。各灌区优化灌溉制度,指导农民科学灌溉、节水灌溉,提升灌溉工作精细化水平。
数字孪生灌区让决策更精准
黄河中下游一些灌区通过做好渠系及建筑物的维修养护、渠道清淤清障,畅通灌溉渠系,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同时,一些灌区正在开展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通过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灌区用水精细化调度,减少管理上的跑冒滴漏。
记者在山东采访时看到,位山灌区利用数字孪生灌区体系,实时监测旱情、墒情,同时实现自动量测、自动传输,提高测量水精度和输配水效率,为精准调度、供水计划动态调整提供决策支持,推进节约用水、高效用水。
作为数字孪生建设先行先试灌区,陕西渭南市东雷抽黄灌区通过对所有干渠实行昼夜网上监控、闸门远程控制,减少管理上的跑冒滴漏,提高了渠水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