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故事丨兑现的诺言

日期:03-10
柳州市

初春的柳北区石碑坪镇留休村,空气里弥漫着新生的气息,村里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竹林冒出了新芽,甜笋也长势良好。柳州市柳北区纪委监委派驻石碑坪镇留休村第一书记韦国思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倍感欣慰。

 2021年4月,柳北区纪委监委选派韦国思担任石碑坪镇留休村“第一书记”。留休村地处石碑坪镇的南部,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产业发展难度大。韦国思第一次进村,看到道路狭窄,会车困难,有些路段年久失修,路面没有硬化,坑洼不平,没有像样的主导产业,心情感到格外沉重。

在村“两委”会上,他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面对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充满期盼的目光,韦国思郑重承诺:“我们来做个约定:两年后,我们要把路修起来,把产业发展起来,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如果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我一定承担责任!”

韦国思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了解到,村里道路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是阻碍村集体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修路,得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支持。”于是,韦国思开始在村里和柳北区、柳州市相关部门之间来回跑,请示汇报,请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对留休村进行整体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村里的道路进行加宽加固。两年来,他共争取来200万余元,为村里修缮道路7条。

桑蚕养殖是留休村的重要产业,主要集中在二练屯。在走访中,韦国思了解到,二练屯的蚕房没有建设洗桑池,群众每天得将桑蚕用具拿回家去清洗,来回折腾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有时还耽误订单的交付。韦国思将该问题写在了驻村日记里,也记在了心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与相关部门多方协调,申请到项目资金35万元,为留休村修建起一座洗桑池和百米的排水渠道。

留休村有种笋的基础,但是价格便宜,销路不好,村民们也十分头疼。近几年,柳州螺蛳粉“走红”,热销国内外,韦国思敏锐地察觉到,这必将带动酸笋配料的需求量上升,留休村一定能搭上这趟发展的“快车”。

他积极联系收购企业,以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名义与螺蛳粉龙头企业合作建立“扶贫车间”,采取技术指导、提供种子、保底收购的方式,不断引导脱贫户参与竹笋产业种植。同时,他还竭力向村民宣传竹笋种植的“以奖代补”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

如今,村里种植竹笋的群众越来越多,已突破1000亩,预计年产甜笋270万斤。村民收割后的甜笋由采购商直接到地头收购,一部分运到农贸市场销售,一部分则运到螺蛳粉企业,做成深加工产品,形成“农户+企业”直产直销的一条龙产业链,大大提高了甜笋的销路。下一步,韦国思还打算借竹笋“筑巢引凤”,把竹笋加工企业引进村里来,打造留休村自己的竹笋品牌。

两年来,韦国思带领群众不懈努力,留休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道路修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21年的8300多元增长到今年人均年收入10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也从最初不到8万元到今年的10多万元。他与村里的约定,终于如期兑现了。(柳州市柳北区纪委监委)

央视快评丨民心所向 众望所归 对话张志勇委员:应走出将音乐美术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的误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