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建明: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完善住房“双轨制”体系

日期:03-06
张建明住房保障性住房全国两会租赁住房

本报记者陈雪波卢志坤成都报道

住房问题始终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也是每年两会上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不少代表、委员也将关于住房保障的建议带到了今年两会。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商会副会长、明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明建议,同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商品房市场化,完善住房“双轨制”长效体系。

百姓住有所居

在张建明看来,即使发达国家也有相当数量家庭不具备住房购买能力的问题,应将“人人有房居”而非“人人有房产”作为政策导向,一手抓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手抓商品房市场化,加快完善住房“双轨制”长效体系。

有关数据显示,从2021年6月到2022年10月,全国共已开工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约330万套(间),可解决近1000万名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住建部在今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

建设更多的保障性住房再次写入了很多地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北京市提出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深圳市表示将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400亿元以上,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新开工建设60个项目,建设筹集16万套(间)。

张建明建议,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在新出让的土地规划中,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比例、指标和进度进行量化。并且放宽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主体的门槛,给予“国”“民”一视同仁的政策支持。

“充分认识商品房的市场属性和产品价值属性,在保障房得以保障的基础上,让‘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手段多发挥作用。”张建明表示,要同步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需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再提现售制

除了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议外,张建明再次将取消预售制实行现售制和征收房地产税的建议带到了两会上。

近年来,房地产出现多发性风险,特别是遇到了交付困难等问题。在张建明看来,促进房地产转型,不仅在供给侧“去杠杆”,更要从消费端侧强信心。增强房地产消费信心,促进房地产转型,应追根溯源,废除预售制,实行现房销售。

一些地区在土地出让中对部分地块提出了现房销售要求。但在金融供给侧尚未作出相应的配套改革、市场主体对适应现房销售并无准备的大环境下,地块常常被流拍。实行现房销售,是对现有开发模式的颠覆性变革。首先要配套实施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直接融资地位,增加多层次金融产品供给。但要在政策颁布和实行间留足缓冲期(比如3年),给市场主体调整期,留足转型升级的空间。金融配套政策完善、市场主体调整准备充分,才能确保现房销售新制度的执行和见效。

“择机开征房地产税,逐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在逐步推行现售制的同时,张建明建议,可以在合理设置征税对象、基数、阶梯的基础上,择机开征房地产税。如此,从根本上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作为一名酒店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他也对商业地产有自己的见解。张建明认为,可以在总结借鉴国内公募基础设施领域推进REITs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落地进程,打通资本市场与优质商业资产持有人、营运人之间的互动,发挥资本市场在要素配置、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增强商业地产的投资动能和营运活力。

(编辑:王金龙校对:颜京宁)

各地信心十足 全力实现2023年预期目标 外交部:在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中国分享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最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