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形端表正”出自我国早期蒙学课本《千字文》,原文为“德建名立,形端表正”,意思是说,德行建立起来了,声名自然会树立;举止端庄了,仪表自然就会端正。当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升上去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得到别人的好感和尊敬,慢慢就会成就好的名声,如同形体端庄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强调的是,端正做人要做到内外兼修、表里如一。
端为形声字,从立,耑声。《说文解字》注:“端,直也。”本义为站得直,有正派、规矩之义,引申指人的品行端正。“形端”出自东汉魏朗的《魏子》:“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表正”则源自《尚书·商书·仲虺之诰》:“表正万邦,缵禹旧服。”表为表率、仪表,正是规范之义。
在中国文化中,“端”是褒义词,“形端”一直被视为立身正与否的重要考量,受到人们的推崇。古代的君子贤达都非常讲究自己的举止言表,其言谈举止、行动坐卧都要讲究礼仪风度。正身而坐叫“端坐”;直身而行称“端行”;所穿正装为“端服”;所戴的大冠为“端冕”。《礼记·玉藻》有“君子九容”之说,即:“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这种修养被称为“君子之容”。从古至今,无数古德先贤将“形端表正”作为德行修养的规范来约束自己,一始谨以贯终,正自身之端形,并以此垂范后世。
形端表正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弟子规》中有言:“步从容,立端正”,无论走路还是站立,良好的仪态留给别人的是大方高雅,既是自重也是敬人。古人喜欢席地而坐,对坐姿非常讲究。不同的场合、情景及交流对象,坐的姿势完全不同,在坐、跪、箕、蹲等诸多坐姿中,正坐是最端正、最恭敬、最符合礼仪的一种。据《论语·宪问》记载,孔子带着一众弟子拜见老友原壤,看到其正岔开两腿坐着等待,气得当场训斥道:“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在凡事都讲究中正、规矩的古代,举手投足都需端正谦和,像原壤这样随性的坐姿,是不尊重他人的一种失礼行为。
形端表正乃品格人心之正,不仅仅局限于站立之姿,更用于形容人心之正、品德之高。“形”指的是人的整体形态,包括身心两部分都在内,心正才能身正,身正了仪表容貌自然端正。《孟子·离娄下》中记载,后羿教逄蒙射箭,反遭逄蒙所害,孟子认为,两人共有自取其祸的责任。后羿错就错在取友不端,没有考察逄蒙的德而只注重逄蒙的才。《管子·心术篇》云:“形不正者,德不来……正形饰德,万物毕得。”人的身体和行为如果不得其正,偏离了正常轨道,美好的品德就培养不起来。因此,形端表正就要整治内心,做到识德、修德、长德、养德,让德与形相得益彰,万物才会为我内心所得。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形端表正要做到内外兼修。党员干部一言一行间,不仅展现着个人素质水平,更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想要影子正,就必须端正投下影子的标杆,既要端正形象,从外在形式上及时纠正不当的言行举止,又要从内在精神上端正思想、提高觉悟,真正做到“内正其心,外正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