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月12日开幕

日期:01-10
广东省珠江口广州市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筹备处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由筹备处宣传组副组长、大会新闻发言人、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汤黎明通报大会有关情况,本次大会将于1月12日在广州开幕,16日上午闭幕,会期4天半。

据介绍,大会议程草案共有8项,分别是:1.听取和审议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审查和批准广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审查广东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3年预算草案,批准广东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3年省级预算;4.审议有关人事事项;5.听取和审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6.听取和审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7.听取和审议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8.其他。

议程草案还需经1月10日下午各代表团召开会议进行审议,11日上午大会预备会议表决通过。

广州、深圳和各地级市分别组成代表团,驻粤部队代表单独组成代表团,共22个代表团。代表们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参加会前调研和视察活动,为出席会议做好充分准备。

1月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八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新一届省人大代表共793名。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1月12日开幕

如何开辟广东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住深省政协委员建议建设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在新发展时期,如何开辟广东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住深省政协委员、深圳市知联会会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建议,以沈海高速-厦深高铁-深中通道-西部沿海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等沿海交通干线为主要轴线,以沿线科创平台、产业园区、新兴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圳、东莞、惠州、汕尾、珠海、中山、江门等七市协同联动,共同建设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

填补“湾+带”联动断层推进梯度发展

“从总体上看,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以不到全省1/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近一半(47.3%)的GDP和一半以上(51.5%)的工业增加值,初步呈现出地域性经济廊道特点。”谭刚认为,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的建设对于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有三个重要意义:

首先是填补“湾+带”联动断层的链接廊道,有助于加速沿海经济带从“极化”向“协调”发展过渡,促进“黄金内湾”高端产业要素与汕潮揭、湛茂两大都市圈优势产业资源有机对接,进而推进广东“湾+带”联动与“沿海经济带”梯度发展。其次,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与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联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与“科创+产业”空间联动。再次,目前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内已布局了横琴、前海、河套等多个重要发展平台,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有助于引领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瞄准“世界级”跨城共建“四链”融合示范区

如何让走廊内多个城市实现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谭刚建议,要明确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要以世界级新兴产业走廊为导向,充分发挥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在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中的核心驱动作用,以深圳都市圈产业轴线拓展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充分释放深圳“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等国家重大战略示范辐射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引擎性未来产业新动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更好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有序转移。

谭刚提出,要跨城共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示范区,围绕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四链”融合开展跨城合作,促进科创要素自由流动、最优配置。“应加快以深圳为主阵地并联动其他各市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以深圳、东莞、惠州、江门为主阵地的沿海大科学装置集群;探索城市间共建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互认、知识产权池共建共用等科技制度创新。同时,组建走廊新兴产业母基金,建设深圳国际风投创投之都,积极申创国家科创金融示范区。此外,强化港深莞、澳珠中高教合作,推动国际职教发展,探索人才职务发明赋权和成果异地转化协调机制,将走廊打造成为粤港澳青年人才创业热土、国际产教融合高地。”

组建跨城产业联盟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链深度融合是走廊内城市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谭刚建议,要以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为目标组建跨城产业联盟。具体而言,可以结合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各市产业优势,遴选主攻赛道和优势领域、组织“联合链长”、优化要素配置,建立产业链贯通、价值链互补、供应链对接、数据链共享、创新链整合的产业联盟治理机制,跨区域培育一批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要全面打造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先行示范走廊。”谭刚认为,要以粤澳深度合作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构建、深圳前海合作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深港河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动力,引领带动走廊内七市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自贸区联动发展区等协同探索。

对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经验,提升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区域合作能级;完善一体化立体大交通和数字新基建网络,筑牢新兴产业发展坚实基础,打造世界级港口群、轨道上的产业走廊,放大深莞、深惠、深中等同城效应……谭刚还建议,将推进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建设发展,列入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写入省级、相关市级规划或出台政策文件,高位推进。

住深省政协委员怀揣民意向大会报到把更多基层声音和百姓热盼带到省两会上

又是一年两会时。1月9日,出席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住深委员陆续抵达广州,分赴各驻地报到。

这是本届政协第一次全会,无论新任还是连任委员们都履职热情高涨。一件件怀揣民意的提案、一条条关切民生的建议,委员们传递着一个共同的心愿:新征程、新起点,把更多基层声音和百姓热盼带到两会。

情牵民生,“金点子”催生“金果实”

过去一年,住深省政协委员心系国是、情牵民生,积极作为、履职尽责,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一批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建言被相关部门采纳、落到实处。

托育服务事关千家万户。去年以来,广东推动托育服务事业发展动作频频,出台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目前全省提供“托育服务”的市场主体已达到6100余家,提供托位32万余个,其中已通过审核备案的托育机构超过1200间,各地市已创建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00余间。

住深省政协委员涂尔鹏看在眼里、喜上眉梢。他去年在《关于加强普惠性婴幼儿托育、助力三孩政策落地的提案》中针对当前婴幼儿托育存在问题,从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明确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的普惠定位,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机构的建设,加强托育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简化审批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一个个意见建议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住深省政协委员王大平有着同样的满足感。留学生创业园是我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去年,王大平提交的《关于推动我省留学生创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提案》,针对目前留学生创业园政策支持协同不足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据介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单位认真吸纳提案建议,推动出台《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重要政策文件,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最完整生态链”。

紧盯发展,大湾区软硬联通成履职重点

作为一名“老”委员和专家学者,住深省政协委员谭刚一直为广东高质量发展鼓与呼,今年省两会他带来了《建设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开辟广东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提案。“我在提案中建议,依托大湾区科技走廊、打造跨珠江口新兴产业走廊,落实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谭刚说。

住深省政协委员蒋宇扬继续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他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大湾区重大战略合作平台协调发展,建议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广州南沙自贸区这三个重大战略合作平台之间加强设施的“硬联通”和机制的“软联通”,在保持各自政策特征的基础上,做到不同政策的特点在空间上的相互结合,促进各种要素的流动和融合发展,打造粤港澳三地紧密合作的结合点和经济发展的支撑点,释放政策红利并辐射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住深省政协委员汪洪同样把履职的关注点放在大湾区发展上。“我今年将提交两个关于大湾区发展的提案,一个关注大湾区的法治融合,构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一个关注大湾区发展安全,建议构建深港战略和应急物资联保共济机制,加快建设‘韧性湾区’。”

深圳着力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景区积极谋划 抓住冬季旅游“窗口期”拉动消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