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鸟儿从头顶平安飞过——探访湖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

日期:01-01

新华社长沙1月1日电题:让鸟儿从头顶平安飞过——探访湖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

新华社记者周勉、程济安

黄永强的工作比过去变得“轻松”了很多。作为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寒口候鸟保护站的一名老队员,刚从事这份工作时,他要冒险去阻止捕鸟村民、盗猎团伙,这几年,搜集生态数据和救治受伤候鸟成为他工作的日常。

黄永强(右)与同事一起骑摩托车巡山。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黄永强(右)与同事一起骑摩托车巡山。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这是湖南“千年鸟道”10年变化的一个缩影。湖南境内共有罗霄山脉、雪峰山脉和湘中丘陵三条候鸟迁徙通道,每年有超过240种候鸟自西伯利亚经湖南飞往澳大利亚。过去,在湘赣两省分界线的罗霄山脉,沿线的桂东、炎陵等县打鸟之风盛行,每年9月至12月的迁徙高峰,总有一些鸟儿无法抵达它们的目的地。

“那个时候一到晚上,山里就灯火通明。”黄永强说,尤其是雨雾天,候鸟会朝有光亮的地方飞去。打鸟人便利用这一点,在山上点一堆火,或者打开LED灯,然后在前面搭一张网,鸟儿就会“自投罗网”。

在罗霄山脉,还遗留着当年打鸟的痕迹:一些植被茂密的山头顶端,很突兀地裸露着一片砂石,那是打鸟人点火搭网的地方。半山腰,分布着一些人工开凿的小洞,当地人称为“打鸟洞”,它们由盗猎者挖掘,以供其蹲守避雨。

工作人员在炎陵县下村乡捣毁一处“打鸟洞”。(炎陵县林业局供图)

工作人员在炎陵县下村乡捣毁一处“打鸟洞”。(炎陵县林业局供图)

2012年,在社会和媒体的持续关注下,各级政府出手刹住了这股风。株洲市炎陵县下村乡党委书记陈一龙介绍,炎陵县于当年在下村乡牛头坳设立了全县第一个候鸟保护站,每天安排6名队员24小时不停轮值。陈一龙说,下村乡全乡共有专职护鸟员30人,10年来,还另有上百位村民参与过义务巡护。

翻新不久的炎陵县牛头坳候鸟保护站。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翻新不久的炎陵县牛头坳候鸟保护站。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大规模、有组织的打鸟现象已被完全遏制。”炎陵县林业局副局长王财平介绍,10年来,当地最大一个打鸟案发生在2020年,一个老人因为“想练手艺”,打了几只鸟被巡护队员发现。后来,炎陵县人民法院特意将案件安排在乡里公开审理,数百名村民参与了旁听。

炎陵、桂东还和临界的江西遂川县围绕“护鸟组织联建”“护鸟执法联管”“生态教育联手”“生态经济联谋”结成了两省三县“护鸟联盟”。许多曾经的打鸟人也变身为护鸟人。由于熟悉环境、了解候鸟习性,他们常常为进山的志愿者和科研团队义务担任向导。

湖南省林业局在全省范围内确立了包括炎陵、桂东、蓝山、新化在内的11个候鸟迁徙重点县,并建立了数十个保护站。记者在寒口保护站看到,当地森林公安通过高清红外摄像头,实时监控进山通道。站长罗诗斌介绍,一旦出现情况,保护站将部署巡防队员和森林公安联合行动。

牛头坳候鸟保护站工作人员在巡山。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牛头坳候鸟保护站工作人员在巡山。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志愿者们经常举行各种活动进行宣传,爱鸟护鸟也成为许多学校常见的班会主题,一些学校还开设了候鸟保护的专职辅导课程,培养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在迁徙的季节,候鸟从头上飞过真的非常壮观。”黄永强说,自己守护的不仅是“千年鸟道”,更是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

5个转向重症指征,出现1个就要高度警惕!张伯礼最新解读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 “太空之家”发来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