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桃花春色暖先开》 118cmx210cm
浅墨清韵
——走进郭线庐先生的艺术世界
于聚义
饱蘸的毛笔在宣纸上缓缓溢出墨韵,晕化为雅趣精到的边线,视觉感知在画面中绵延伸展,不觉中自己似乎也进了这水墨世界……这是初次见线庐先生泼墨的感受。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与线庐先生的缘起。
2001年,我负责陕西电视台新台标(Logo)征集工作,线庐先生是十几位评委之一,当时只听说他在全国美术界是出类拔萃的设计大腕,但不曾深聊。后来他从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升任院长,工作繁忙,更是难得一见。因我几位铁友都是他的发小,便也从他们的口中更了解了线庐先生的人品与才气。我退休之时,被友人拉着请客,线庐先生作为好友被邀来庆贺我的退休暨60甲子的聚会,会上他送我一幅画作,令我喜出望外。自此开始,我对线庐先生从作品到人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线庐先生笃信:做人,人品是最硬的底牌。与线庐先生畅谈人生,讨论绘画艺术,他从来不矫揉造作,不说空话,而是一直保持着谦和真诚。不论是在美术界还是教育界,不论在美院还是美协的领导岗位上,都是公认的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克己奉公的好同事和好领导。正是他始终以宽容之心待人,以义气之心处友,以慈悲之心立世,所以,他的人品在艺术界有口皆碑,在他卸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后,又被推选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就是明证。线庐先生是个能团结人的艺术家,近几年带领着省美协新一届主席团,倡导全省美术界团结老中青三代美术家,继承和发扬长安画派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发挥陕西的文化优势,推动陕西美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省美协在美术创作、美术评论、美术研究、美术教育及美术培训等方面,成果丰硕。
线庐先生始终坚持自己对艺术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从艺术管理到艺术教育,从艺术创作到艺术实践,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探索不休。作为领导,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艺术家,他深入一线,观察生活,进煤矿、到乡村,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线庐主席强调说:“关注最基层从业人员的生活,把他们的精神融入画作之中,希望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反映这个主题,真正反映出时代的心声。”
线庐先生的水墨作品自然雅致、韵味无穷。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纯用水墨所作之画。相传水墨画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接续发展。大凡画家均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虽然缺少缤纷的色彩,但“墨即是色”,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彩的层次变化。线庐先生画笔下的水墨丹青,浓、淡、干、湿、焦等并用,景色妙趣灵动,以丰富体现内涵,以画意表达人文情怀。以清雅的丹青画面,书写人生与自然。我这里确定的“丹青”,并不是指丹砂青雘矿石的颜料,也不因其不易褪色所指,而是喻他画作绰约而写意,粗犷而丰盈,业绩昭著而耐人寻味;又因古时丹册多记勋,青册多记事,故我对他的作品给了“丹青留痕,意同史册”般的赞赏。在艺术表现方面,线庐先生充满着意象创意和图形符号意识,在对画作的构成、墨色、虚实、静动以及神形的精心处理中,吸收设计学中的元素,呈现出了强烈的视觉张力与设计感。黑与白看似单纯,其实在计白当黑的绘画过程中并非易事。他在笔墨的探索中,不仅仅依据感性,同时也看重黑白关系中理性的设计构成,从而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与国际视阈的水墨语境。
我交结不少画家、书法家,许多人都留长髯,认为这是智慧的象征,更觉得这才是艺术家的形象。还有一些文友、作家,唐装加身,一袭长袖青衫,提笔描写着风雅,着墨记载着年华。而线庐先生的画作记载着的却是他独有的写意情怀,不追求外在的形式与装束,而注重内心的修养与含蓄。所以,作品如春风细雨,润入笔尖,荡漾于纸上,化作思念的一泓清水,抒发自己的情趣。看他作画是一种享受,看他的作品是一次畅想:他那笔墨轻轻一涂一抹,两只小鸟跃上枝头,叽叽喳喳闹春,悦耳动听;要么就是几头傻傻的高原笨牛,轩昂地大眼圆睁,目视空灵的世界,窥视你的不期而至;还有隐隐约约戏水的鸭,一不留神钻进池塘与你捉起了迷藏……无论是飞鸟、家禽,或是动物、猛兽,都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线庐先生的《千里荷塘清风飘》,将水韵藏于荷叶之下,透过鸭的游弋,将池塘水光潋滟温润开来,浓淡相宜的墨色赋予了湖天一色的意境,寥寥几笔勾勒出白毛浮绿水的鸭,把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花语鸭啼、绿风清歌,在一卷漾漫气息里浅浅绽放,在一张萦绕湖光旖旎的宣纸上缓缓流淌,半具象半抽象的色块、线条,以点线面的有机构成形式,营造出一种新的空间幻觉,在这跳跃与平衡、欢快与沉稳的起伏节奏中,蕴含着极为浓厚的诗意画境。《塞上秋月杏果香》则以季节喻示新时代,巧妙吐露出自己讴歌生活的心声,用艺术家眼光捕捉大自然的美,虚用光影交织,如梦如幻,用无声的言语诉说着流淌的时光纹路。在《夏塘十里香》中,那莲蓬影影绰绰,让人窥见阳光投射的时间、方位与角度,形成了明明暗暗,千姿百态的荷花与枝干,在光的折射作用下,又幻化成五光十色的梦幻世界,紫的幽深,绿的湿润、红的深沉、黄的温暖,既光怪陆离又柔情似水,让人浮想联翩。《秋月最美石榴红》将触角伸进山乡的新农村,在大好时光中,仿佛在林间漫步,无意中走进一片茆然的林中,石榴枝条相互缠绕,墨绿色的叶片在和煦的光影里,形成了一片绵延的彩画。这是他忘情捕捉生活场景的结晶,以石榴红揭示出小康社会红红火火。线庐先生的画作里能看到硕果累累的绿色世界,能感受到泼墨倾泻般的练达以及轻柔优雅的朦胧气息。在《寒霜冷露浓浓染》里,骑着摩托车的牧羊人,跟在肥羊踏雪后面,那神态自得其乐,满树的果实昭示着社会的祥和与红火,展示出牧民生活的富足与幸福。谁能想到在一位男子汉那粗粝意向的笔墨下,能幻化出缱绻的侠骨柔情,谁又能想到在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上,能有一处梦境般美轮美奂的中国北方浑厚大地的展现……
线庐先生历经四十余载的艺术旅程,集设计家、画家、美术教育家和艺术管理者为一身,情怀满满。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在美术事业的实践中,他孜孜不倦,泼墨不断,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于人生,他信奉歌德的名言:“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于创作,他对水墨充满激情:“黑与白,竟然如此绚丽多彩!”回看线庐和他的作品,不得不叹服他真的在用笔墨书写时代,构筑梦想,他的秉性和才华,定会让他在中国艺术的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2年冬月于乌鲁木齐
(作者:于聚义陕西广播电视台正教授级高级记者。1998年首届“陕西省‘十佳’电视艺术家”称号获得者,2001年首届“中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曾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学评论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
【作品欣赏】
《寒霜冷露浓浓染》160cmx210cm
《满树和娇烂漫红》 96cmx178cm
《可羡瑶池碧桃村碧桃红颊一千年》 96cmx178cm
《曾经不染红尘色照我依然是夕阳》 96cmx178cm
《最美霜红十月天》 68cmx136cm
《榆北夏日杏果香》 96cmx178cm
《秋水扮晚装》 68cmx136cm
《秋水扮晚妆》 68cmx136cm
《春曲》 96cmx178cm
《秋月最美渭北红》 96cmx178cm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百抱新红》 96cmx178cm
《又见残荷满》 68cmx136cm
《塞北又见春风来》 68cmx136cm
《渭北秋色》 68cmx136cm
《雾中情》68cmx136cm
《秋月最美石榴红》 68cmx136cm
《千里荷塘清风飘》 96cmx178cm
《秋荷满塘听雨声》 96cmx178cm
《雨塘细语》 68cmx136cm
《翱翔》 96cmx178cm
《黑白相间》96cmx178cm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96cmx178cm
《夏塘十里香》 68cmx136cm
《暮归》96cmx178cm
《春来依旧丰茂时》198cmx17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