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斋丨吃饭与吃书

日期:12-30
读书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吃饭与吃书,有相似度,都能长,吃饭长肉,吃书长智;皆在养,吃饭养生,吃书养心;均可得,吃饭得味,吃书得韵。

吃饭长身。从婴儿长到童年,从童年长到少年,从少年长到青壮年,从青壮年长到中老年。吃饭长肉,长骨,长心肝脾肺。

吃书长神。从小学长到初中,从初中长到高中,从高中长到大学。吃书长学,长才,长精灵神气。

吃饭养生。命是饭给养着的,《混俗颐生录》说:“食为命基”,一顿不吃饿得慌,“蔬食菜羹,欢然一饱,可以延年;一粥一菜,惜所从来,可以延年。”饭打底的养生,有力气,有血气,有精气。

吃书养心。很多事都可以养心,音乐养心,书画养心,琴棋养心,但书是最好的养心,食为命基,书为心基。三日不吃饭则无生气,三日不读书则呈俗气。书打底的养心,有底气,有文气,有静气。

吃饭得味。吃五谷得五味,味是生命好感受。味,是生命之生机,之活力,之精神头,之营养素。若是活得有滋有味,一定活得来神来劲。

吃书得韵。吃五经得五韵,韵也是生命好感受。男人读书,气度如山;女人读书,气度如兰;读书,人为雅人,浑身散发出的是清音幽韵;士为韵士,浑身漫逸出的是儒风雅韵。

明朝刘荣嗣将读书与吃饭并谈,他谈的读书与吃饭之病:“读书而病,与饮食应酬而病,殊甚?”读书人有病,病在嗜书,吃饭人有病,病在馋嘴,这是好病,养生养心病;读书人有病,病在偏科,理科生只读理科书,散文家只读散文作品,万卷书都是一味书,这与偏食并无二致。会养生的饮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粗粮精食,都得食之;会养心的读书,中外名著,人文历史,百科全书,都得读之。

也是明朝,吴从先读书,甚得我心。他说:“大凡读短册恨其易竭,读累牍苦于难竟。”短文章,刚打开,就读完了,不过瘾;砖头书,开夜车好久,心发怵,这书还读不读?他还说:“读虚无之渺论而谲诞生,读拘儒之腐臭而谷神死。”读虚无主义作品,感觉人生太荒诞;读俗不可耐的文集,让人昏昏然。

那么,读书之瘁,何以药解?吴从先的“解药”是:“故每读一册,必配以他部,用以节其枯偏之情,调悲喜愤快而各归于适,不致辍卷而叹,掩卷而笑矣。”我认为,这里说的,吃书与吃饭一样。吃饭,饭桌上要摆大碗小碗大小几碗,荤素相搭;吃书呢,书桌上文科史科文史科几书,读一册之中配以他部,这般读书,意在读书能得味,读书也换卷,换卷是换味,换卷是调节。

若说吃饭与吃书,也真有不同。吃饭吃到十八岁、二十岁,再也不长高了,不长身体了。吃书不同,吃书长学养,长才干,没有年龄之限,吃书吃到二十岁,长文凭,吃到八十岁,长文化。吃饭吃到一定时间,只在养命了,吃书却是什么时候都养心,什么时候都长常识长知识长见识长学识。吃饭长体力,体力之长,定有穷时;吃书长智力,智力之长,无有尽者。

推进专门立法强化公益诉讼检察制度供给 新闻故事丨村资产有了明白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