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欧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日期:12-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图为一列满载家电产品的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等待发车。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图为一列满载家电产品的中欧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等待发车。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中共二十大后,中国外交再掀热潮。中欧之间重头戏接连不断。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G20巴厘岛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密集会见法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领导人。12月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访华。

中欧的互动自然不会没有缘由,这彰显出中欧双方对于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如何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自然也成为各方关心的焦点。

习近平主席同米歇尔举行会谈时,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四点看法:一是要秉持正确认知;二是要妥善管控分歧;三是要开展更高水平合作;四是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认真审视中欧关系所处的阶段和所面临的环境与挑战,就可以看到,“四点看法”极具针对性,可谓切中要害,给中欧关系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

先看“秉持正确认知”。双方发展关系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彼此。中国从不想称王称霸,从不搞、今后也不会搞制度输出。近年来,有的欧洲政客频频渲染“中国威胁论”,鼓吹与中国“脱钩”。事实上,所谓“中国威胁论”都是莫须有之名,鼓吹“脱钩”,满足的是政客的私利,损害的却是中欧民众的福祉。

究其根源,有的人是蓄意为之,为了谋求政治私利,大打“反华牌”;有的人则属于不甚了解,对个别国家聒噪“中国威胁论”偏听偏信盲从。此类错误认知,正成为中欧关系健康发展的突出障碍,欧方必须予以重视。要减少乃至清除此类错误认知,需要欧方进一步努力。

再看“妥善管控分歧”。中欧之间有没有分歧?有没有矛盾?实事求是地说,肯定有。在国际社会,哪怕是再亲密的关系,各方都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何况中欧双方的历史文化、发展模式、意识形态等都有明显差异,双方存在分歧,再正常不过。

但是,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分歧只要被妥善管控,就不会影响双方合作。而要妥善管控分歧,就应该以建设性态度保持沟通协商,其关键是尊重彼此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筑牢合作的基石。特别是政治家,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正如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所秉持的一个观点:“政治家应当以宁静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以勇气改变那些能改变的,用智慧分清其中的区别。”如今,欧洲也有不少政治家对此认识清晰。近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欧洲议会辩论中就表示:“我们和中国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追求不同的治理模式,这并不是一个秘密。但这些差异不应该、也不会阻止我们相互接触。”这样的认识和态度,正是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础。

然后看“开展更高水平合作”。经贸关系是中欧关系的压舱石。经过近50年的交往,中欧经贸关系已在经济全球化大势中形成相互依赖、合作共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水平合作局面。2021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出口市场。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

中欧经济优势互补、利益嵌合。近年来,双方共同经受住了逆全球化暗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动荡等风高浪急的考验。如今,双方有基础、有条件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让中欧合作拥有更大空间、更多可能。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至今,对创新、绿色的要求更加突出,中欧双方在拓展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挖掘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领域的合作潜力,让双方合作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最后看“加强国际协调合作”。自中国与欧盟1975年建交以来,双方共同为世界力量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欧盟则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多轮扩容,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面对种种全球性挑战,中欧如何选择,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国际形势越动荡,全球挑战越突出,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就越凸显。中欧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合力应对挑战,既符合中欧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面对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中欧双方的密切互动,反映出中欧关系的强大韧性,也凸显出欧盟对华沟通合作的强烈意愿。相信中欧通过深入沟通交流和加强各领域合作,可以凝聚更广泛共识,为双方关系健康发展和国际社会应对重重挑战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郭言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

截至12月2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2月2日新增本土“3933+28894” 一图看懂感染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