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日期:11-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河南省卢氏县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将近20%。经过多年艰苦奋战,2020年2月,卢氏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毕竟底子薄、欠账多,稍有不测风云,一些在脱贫线附近的群众,就有可能返贫。当地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呢?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自从2020年摘掉贫困帽子以来,河南卢氏县乡村振兴局每周都要开一次研判会,对智慧防贫信息管理平台的预警信息进行调查核实。

要巩固脱贫成果,首先就要确定哪些人最容易致贫返贫,这样才好精准帮扶。2020年,卢氏县建立起了智慧防贫信息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快速锁定目标。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在各类人群中,因灾、因病等突发状况陷入困境的人是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去年年底,村民王黑女家出现变故后,她第一时间就被监测系统发现了。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随后,工作人员立刻入户核实。调查得知,虽然王黑女身体不太好,但靠着勤劳能干的丈夫种植食用菌和核桃,一家四口过得还算宽裕。但是去年她丈夫突然病故,全家一下子跌落到贫困线附近。

核实完信息后,经过评议、公示、批复等一系列程序,不到十天,王黑女被列为监测对象,各种帮扶政策也迅速跟进。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河南卢氏县涧北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晓康:我们多措并施。先把低保办上,给她申请一个大病救助,先减轻一下她的负担。因为她的劳动能力不是太强,我们计划是给她申请一个护河员补充收入。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与此同时,王黑女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也得到了教育补助和补贴。此外,王黑女还加入村里的两个专业合作社,收入增加了不少。就这样,通过就业、产业、教育、医疗、低保等五种手段的扶持,王黑女一家终于渡过了难关。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河南卢氏县涧北沟村村民王黑女:大家都在帮助我,我感觉我对以后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难,我感觉我都能克服过去。

河南卢氏县涧北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晓康:现在他们的人均收入能达到一万五以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脱贫线。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脱贫攻坚成果要巩固,显然最核心的一个是收入要不断增长,另外,“两不愁、三保障”要不断巩固提升,兜底的标准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升。不能光是只有低保,还有要医疗保障(等),这样就不会出现返贫了。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通过大数据比对、走访调查、自主申报等手段,卢氏县把全县容易返贫致贫人群全部摸清了。它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突发困难户,比如像王黑女这样的;第二种,脱贫不稳定户,虽然脱了贫但是年人均收入低于6900元;第三种是边缘易致贫户,以前不是贫困户但人均年收入也低于6900元的。这三种人,也就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发力点。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河南卢氏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田小娟:这三类户统称为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监测对象是6668户、18114人,这个群体是最难啃的骨头,也是最需要关注的,我们就是根据这类因户、因人施策。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分析发现,这6668户监测对象中,有一多半是身体有残疾、年龄大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的,对于他们需要用政策兜底。另外不到一半则是有劳动能力,但因为缺资金、缺技术等原因导致收入不够高,还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这时候,卢氏县的金融扶贫模式便能帮助这部分人增加收入。村民杨九红就属于这种情况。他属于第二类人,即脱贫不稳定户,年收入刚过贫困线,但在6900元以内。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杨九红有四个香菇大棚,每个棚里有上万个菌棒。

虽然卢氏县的地理和气候非常适合种香菇,但是香菇产业前期投入比较大,所以不少人都卡在了资金上。老杨说,他之所以能一次性盖4个香菇大棚,得益于卢氏县去年新推出的一种叫“政银担”的惠农贷款。

从2018年起,当时还是贫困户的杨九红利用国家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贷了5万元,发展起了1万袋香菇。虽然他很快脱了贫,但当他想扩大规模时,却为资金犯了难。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根据国家政策,贫困户可以免抵押、免担保申请5万元以内的扶贫小额信贷。虽然国家这个政策会延续到2025年底,杨九红靠着它可以不返贫,但是想要致富就不够了。在卢氏县,不少人都遇到了这种情况。“政银担”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运而生的。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政银担”是授信额度更大的普惠金融。它针对的就是那些在脱贫攻坚中表现良好、发展产业意愿较强、信用评价等级较高的脱贫户、种养大户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社。贷款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必须用于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杨九红向社区金融服务部提出贷款申请四天后,15万元的贷款就到账了。资金到位后,当地政府还引导他和龙头企业合作,入驻标准化香菇大棚,依靠企业,他的收入一下子多了不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卢氏县,除了“政银担”以外,还推出了香菇贷、产业链贷、抗疫贷等多种金融产品,用于支持农户和涉农企业发展。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河南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36000多笔,30多亿元,脱贫小额户贷率达到了93%,监测对象户贷率达到了35%。现在已经实现了对其他农户和更多的合作经营主体和市场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这个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脱贫地区产业要进一步发展,未来农村金融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农业企业缺少抵押品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创新机制,这样既能保证金融机构贷款的安全,同时要满足脱贫地区的新型主体,包括脱贫户对资金的需求。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在卢氏县的6668户监测对象中,第三种人群是边缘易致贫户,大约占13%。虽然他们原来不是贫困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收入偏低,随时都有致贫风险。如同小舢板难以抵抗大的风浪一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卢氏县把农户嵌入到产业链中,带着他们抵御风险一同致富。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强飞飞一家有五口人,家里的主要收入靠丈夫在外打工和两亩多山地上种植的玉米和中药材,她在家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虽然不是贫困户,但想过得更好也不容易。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去年,强飞飞家终于迎来了转机。她家所在的三门村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连翘,在脱贫攻坚时期,政府引导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在周围山上发展起了上万亩连翘。去年初,一个连翘茶厂落户三门村,用连翘叶加工红茶。强飞飞很快学会了炒茶技术,应聘成为这家企业的炒茶工。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卢氏县在脱贫攻坚时期,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摆脱了贫困。脱贫后,卢氏县对这些产业进行梳理,最终构建起了食用菌、中药材、果品、文旅康养、蜂产业等五大产业链,还完善了“链长+链主”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河南卢氏县委书记王清华:每一条产业链都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产业链的“链长”,同时也确定了龙头企业作为“链主”企业,用“链长”的行政力量和“链主”企业的市场机制来推动建链、强链、延链、扩链,提升产业层级,来防范风险,增加群众收入。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卢氏县副县长徐征是中药材产业链的“链长”。他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卢氏连翘的种植规模全国第一,但是没有深加工,创收能力不强。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河南卢氏县委常委、副县长徐征:接下来特别要发展的就是我们的二产和三产,要有龙头企业、拳头产品,招商的时候,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就着力去强什么。

焦点访谈丨共富路上不掉队

随着产业链向两端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农户像强飞飞一样被嵌入到产业链上,和企业一起发展致富。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监测对象中有28.65%的人已经消除了返贫致贫的风险。就这样,卢氏县通过发展产业、金融扶持、政策兜底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子。

在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后,河南卢氏县不是消极防守,而是主动出击,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像这样的例子全国还有很多。未来我们还要在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重点区域帮扶、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实四个方面下功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制片人丨刘雪松李作诗

编辑丨宁柯

摄像丨吕少波

策划丨崔辛雨

责编丨刘小萍时瑶

责任编辑:张玉

吉林长春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6例,新增高风险区3个 “京津第二城际”开通在即,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只需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