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刚
日本经济研究者
11月17日下午,和日本朋友开视频会议的时候,顺便谈到了晚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在泰国曼谷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一事。视频的对面,日方发言者双眉紧锁:“岸田国内政治搞不好的话,外交怎么可能出成果。”
对方这样说,是因为11月13日岸田在柬埔寨召开的东亚首脑会议(EAS)上,点名批评了中国的海洋及台湾政策,“在那个节点上,(日本)外交当局应该没有想到几天后会去见中国领导人。”
外交之粗糙,与日本国内政治用人不当、经济无策一样,因此岸田很难让日本民众信服及支持。
日本外交上的尴尬
在13日的东亚首脑会议上,轮到岸田文雄发言时,他说:“在东海,中国‘侵害’日本主权的活动在继续并强化着,在南海也从事军事化及威胁性的活动,这些提升地区紧张的行为依旧在持续着。”
岸田外交的特点是,自从2021年10月上台后,谈外交必定将中俄放在对立面,不管是否和中国有关,不论在何种场合,均要宣示与中国对立。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岸田开始在所有场合点名批评俄罗斯。不过,像此次这般点名批评中国,应该是岸田担任日本首相一年多时间里的第一次。
而岸田突然点名批评中国,也让日本媒体大为震惊,一些报纸用较为显著的标题,报道了岸田外交的最新变化。
笔者与日本政府高级官员谈岸田这一举动时,对方猜测应该是在13日的节点上,日方认为不可能在金边与中国总理会谈,而且已经对在曼谷实现中日领导人会谈失去了希望。
“通常在首脑会谈前,特别是日本与中国的首脑会谈,会很早就有七、八位大臣参加与中国相关部门的部长级会谈,之后还会有两国外务大臣级别的人士对重要问题进行确认,再之后才会进入到首脑会谈中。本次东亚首脑会议、G20前,并无相关安排,于是日本政府想当然地认为,不太可能实现两国首脑会谈。”
这一背景让日本有些破罐破摔,撕破脸在东亚首脑会议上点名批评中国。但转眼到了14日,日本比中国提前两天发表了中日领导人在曼谷会谈的消息。
那么,从13日到14日,日本方面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向喜欢刊登厌华文章、炒作中日对立的《朝日新闻》在11月18日的早报上刊登了采访首相官邸干部的文章,其中引用了官员的原话:“(点名批评中国)到底到哪个程度,我们事先和美国等国家商量过。”
笔者也去查了媒体上公开的“首相动静”:
12日0时58分,岸田乘专机飞往柬埔寨,上午参加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与李克强总理站着说了几分钟话;下午是日本与东盟的首脑会议,岸田和老挝总理站着说了几分钟话后便与柬埔寨洪森首相进入到了会谈中,和美国等国家并未进行沟通。
13日点名批评中国一事,应该是外务官员或首相官邸官员与美国等国沟通、在得到美国的默许后,岸田有计划地跳出来,不顾一切地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与中国的对立态度。到14日日本官房长官宣布17日将举行中日首脑会谈时,想得出来岸田外交有多尴尬。
岸田谈中国时,喜欢用“该主张的主张”来显示对中国强硬的一面,但14日以后,能从日本媒体上读到他谈与中国“该合作的合作”,明显想挽回局面,强调与中国的全面对立政策开始出现转机。
与中美首脑会谈时间长达3小时12分比,日方发布的中日会谈时间为45分钟,在会场采访的日本经济新闻记者记录的时间为36分钟。日本学者还比较在意会谈安排的先后顺序,发现日本几乎排在一众与中方会谈的国家的最后。日本专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日本在中国的存在感已大大下滑。
应对新冠疫情不力,国内政治混乱,岸田将炒作中国威胁当成了外交的重点,希望以此转移国内视线;而日本国内的支持率越低,也就越需要在中国问题上装怯作勇,结果让岸田外交更为尴尬。
失去的民意支持
岸田文雄在2021年10月上台时,曾有过很高的支持率(45%的支持与20%的不支持),到2022年5月支持率一度升至59%,民众本来颇为看好这届内阁。
等安倍在7月的选举运动中被邪教受害者暗杀,邪教与自民党高层政治家的关系、邪教直接插手日本国家政治、将大量信奉者捐赠的金钱拿到韩国等消息传出时,安倍、自民党与邪教的关系昭然若揭。即便如此,岸田仍主张为安倍举办国葬……自举行国葬的9月以后,岸田内阁的支持率开始一路下滑,不支持的数据超过了支持的一方。
本该引以为鉴,结果岸田在内阁人事上做出了更多有悖民意的举动:将与邪教关系紧密的山际大志郎任命为经济再生大臣(后不得不辞职);自己的亲信、法务大臣叶梨康弘因舌祸辞职,内阁人事不稳;此时再任命自己的儿子出任首相第一秘书官,给人以任人唯亲的感觉,将内阁支持率再往下拉深了几个点。
资料图来源:《朝日新闻》2022年11月15日报道
日本国内目前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通货膨胀。进口原油、小麦的价格在提升,日元汇率反而下调,这让民众生活明显紧迫了起来。
新冠疫情在日本已肆虐了7波,眼看着第8波到来,岸田依旧束手无策,能给的依旧是发现金。对于贫苦的民众来说,发现金自然能解燃眉之急,但将致使国家财政愈发艰难——日本财政赤字问题本就严峻,再发下去,国家破产的可能指日可待。
专注搞经济安保
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但在经济政策上,岸田内阁也出了很大的问题。
进入2022年以后,日本国家层面最重要的立法便是“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经济安保)。从日本媒体的报道来看,日本经济安保的唯一对象就是中国。
一方面,疫情的原因切断了来自外部的重要医疗资源,能源等也需要有稳定的保障;另一方面,美国宣布与中国在高科技方面脱钩,让日本感觉自己有了制约中国、在高科技上一直占据高位的机会。
11月16日,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有识者会议将11个领域的特定物资划定为“特定重要物资”,要求国家对稳定供应提供支援(具有财政方面的相关预算)。
笔者根据公开资料制表
从公文的表述来看,是在为中日在原材料方面可能出现的供应链的人为断裂做准备,甚至将这种断裂视为某种必然,为此拿出1万亿日元(约500亿人民币)的预算。
日本对未来中日经济关系的判断是:在美国强化与中国脱钩的时候,日本需要坚定地站在美国一方,协助美国在高科技方面打压中国;日本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可以一定程度上出现收缩,打压中国经济的态势不能变化,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不愿意也不允许与中国合作。
不能不注意的是,在经济安保政策下,日本企业已经开始收缩在半导体方面与中国交往的预期。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的大型企业“东京电子”,在11月10日已将2022年财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的销售预期减少了2500亿日元(约125亿人民币),降为2.1万亿日元,“收缩的原因在于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在强化,相关风险需要重新评估”。
若一家半导体企业因国家的经济安保限制而在一年时间内减少2500亿日元的销售额,整个日本企业受经济安保的影响将会有多大?2022年中日贸易总额为何再度后退,落在东盟、欧盟、美国、韩国之下?
经济安保的作用不可小觑。
日本对“台独”仍态度暧昧
在过去的十年中,领土问题(钓鱼岛之争)一直是阻碍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痼疾,但到了2021年日本特别爱强调“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台湾有事(战事)”后,台湾问题横亘在中日之间,成为阻碍两国关系的重疾。
中美首脑会谈中,拜登强调了“五不四无意”,在原本“四不一无意”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承诺。而作为美国外交最坚定的支持者,在台湾问题上,虽然中日建交的声明中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但现如今现实中,日本舆论、政治家已很少提“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只提“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
通过炒作“台湾有事”,劝台湾企业将重要技术转移到日本(如台积电将新半导体工厂建设在了日本熊本县),这让日本看到了外交上的动作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好处。
只是日本几乎没有成规模的手机工厂,更无像样的5G通讯,在电动车等方面2021年只卖出两万台,国内并无有影响力的IT平台,对数字存储的需求不大,即便是有台积电去日本设工厂,产品也难以在日本国内消化,需要向国外出口。而经济安保限制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最终会让在日本生产的芯片很难出规模、出效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计算的日本GDP,从安倍上台时的2012年的6.27万亿美元,经过安倍经济学的8年“努力”,降到了安倍下台时的2020年的5.03万亿美元,经菅义伟继续“努力”后,再度降到4.93万亿美元。岸田执政期间,日元汇率的下滑,让IMF预测2022年日本GDP只有4.3万亿美元。
IMF公开的相关数字
经济救不上去,还走向经济安保歧途,岸田也只能靠外交挣分。但11月13日冲那么猛,直接点名批评中国,4日后又与习主席会面,就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达成五点共识。岸田的这一“急转弯”,别说挣分了,能不丢脸都算好的。
岸田在日本国内外的处境,愈发艰难起来。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