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方法,是不打扰,科技可以帮助人类做到这一点
文|施然
为了赶在天亮前出发,李儒财有时需要在4点前起床,去追上人类至今都不曾深入了解的一个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
他是海南热带雨林的长臂猿监测员,去年下半年,李儒财发现自己平时观察的一个长臂猿家庭,有一只母猿肚子明显变大了,几个月后,这个家庭多了一位新成员。这可是件大事,这意味着,海南长臂猿的数量从去年的35只,变成了36只。
对于长臂猿这个物种来说,添丁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时,海南长臂猿的数量不到10只,自那时起,海南省政府以及各类动物保护组织都在努力保护长臂猿,到今天也只有36只。目前,大熊猫的数量超过2200只。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分类,目前分布在中国云南、广西和海南省的六种长臂猿中,有四种已经被列为“极度濒危”——海南长臂猿便是其中最濒危的一种,也是全世界25种濒危灵长类物种之一。
李儒财在这片热带雨林里工作了近40年,最早他是伐木工,很快转成了护林工,后来又转为长臂猿监测员。36只长臂猿在看不到尽头的雨林里生活,它们喜欢待在几十米高的树顶上,很难找到。
长臂猿监测员李儒财
和其他监测员一样,他每周有五天时间都住在山里,天不亮就出发巡查。长臂猿会在天蒙蒙亮时,发出叫声。长臂猿的叫声高昂明亮,十几公里之外都能听得清楚,监测员通过声音的指引,慢慢靠近,记录下长臂猿的生活习惯,帮助人类了解这个神秘物种。
李儒财时常会回忆几十年前做伐木工时的经历。一棵大树,要几十年才能长成,砍掉只要短短一刻钟,大树倒下,还会压倒一整片山坡。但是大自然有人类难以想象的自我恢复能力,他做护林工时发现,只要人类不靠近,光秃秃的山坡“一下子就变绿了”。
住在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影响物种多样性。这也是长臂猿数量仅剩36只的主要原因。但是人类需要了解长臂猿,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们,也因为长臂猿和人类非常相似,了解长臂猿是在了解人类自己的起源和历史。
过去,人们对海南长臂猿的全部了解,都来自李儒财和同事们日复一日的工作。但是今天,我们有了科技的力量。小小的一颗高清红外摄像头,被装在几十米高的树梢上,能做到24小时观察长臂猿,并采集它们的声音——叫声是长臂猿最大的特点,成年长臂猿有独特的声纹数据。
长臂猿声纹采集设备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方法,是不打扰。科技可以帮助人类在观察长臂猿的同时,减少人的活动,把影响降到最低。
“高冷”的物种
李儒财可能是最了解长臂猿的人之一。走在雨林里,他可以快速辨认出长臂猿爱吃的每一种植物。但是,关于长臂猿的大部分问题,他的回答都是“还不确定”。
长臂猿每天早上都会鸣叫,但到底是日出前还是日出后,不确定;具体会鸣叫多久,不确定;36只里有12只公猿、8只母猿,剩下的,不确定;长臂猿以家庭为单位聚集生活,通常是一夫两妻,但有例外,目前海南长臂猿共有5个家庭,其中一个家庭就是两夫两妻,所以,还是不确定。
正常来说,大约六七岁,长臂猿就会被赶出去,它需要自己组建新的家庭。但李儒财发现,海南这5个家庭里,有1只已经成年了,还“赖着不走”。长臂猿的寿命他也不确定,因为“目前还没有监测到去世的案例。”
样本实在太少,即使这里36只长臂猿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也无法确定这是属于长臂猿的特点。不仅如此,对于监测员们来说,最大的难题是人类几乎无法靠近它们。
有时,早上听见了叫声,监测员立刻跑过去,长臂猿们已经隐匿在了森林里,就只能再等下一个日出。有时,好不容易接近了,敏感的长臂猿会瞬间跳出几百米外。
海南已经努力恢复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采取“自然保护+人工辅助”的方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副局长钟育飞介绍,从2003年到现在,海南热带雨林的面积扩大了4248亩,还在不断扩大。人工只能作为辅助,工作人员在雨林里种上了长臂猿爱吃的果树,但是由于雨林里植被茂盛,新种的树苗难以接触到阳光,成活率并不高。
即使有了面积不断扩大的热带雨林,长臂猿数量也很难增加。长臂猿不是一个热衷于繁殖的物种,母猿怀孕期约几个月——具体多久不确定——生下宝宝后,母猿会把幼崽抱在怀里生活两年,两岁以后才能学着自己找食物。这两年时间里,母猿不会再怀孕。
而且,据监测员们观察,如果长臂猿觉得附近的食物不足,也会选择停止繁殖,“它们可能担心养不活新的宝宝。”
海南长臂猿最爱吃的果类之一
想要让长臂猿数量增加,最好的方式是组建新家庭。但是,成年后离开家庭独自生活的“独猿”,很难在茫茫林海中找到另一只“独猿”。长臂猿看起来体型不大,毛茸茸的有些可爱,但却是“雨林霸王”,目前没有观察到存在天敌,猕猴遇到长臂猿只有挨打的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领地,不容侵犯。因此,独猿除了要找到对象,还要找到新的领地。
监测员们猜测,目前海南热带雨林里还有别的独猿,但是他们没有发现。
科技的力量
科技正在发挥作用。雨林里正在觅食的长臂猿有一天突然发现,树顶上长出了新的东西。这是红外摄像头。有胆子大一点的长臂猿还会凑近了摸一摸。
目前,整个长臂猿活动区域共有十多名观察员,除了保护长臂猿,他们还肩负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一个监测站点的员工平均每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监测设备只能存储大约15天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监测设备,超过80%的时间无法正常收集声音,长臂猿保护工作异常困难。
摄像头采集视频和音频数据,再实时传输,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提高效率。这项技术在大城市里已经屡见不鲜,马路上随处可见的高清摄像头都在实时传输数据,已经能做到信号稳定,数据清晰,且快速分析。但是在雨林里,这项成熟的技术面临重重困难。
首先是信号问题,观察员们发现,进入雨林不久,手机就收不到信号。要解决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很麻烦。
华为2021年加入保护长臂猿的项目,华为在5G领域已经有明显优势,5G的特点是低延时、高速率,非常符合观测长臂猿的需求。但是5G同时有另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建设更多基站。这会对雨林生态造成更大影响。
华为自然资源领域首席架构师郑夏平说,华为的5G技术,已经在保护和观测其他生物上发挥了作用,但是在海南热带雨林里,没有用5G,也不能用5G,相比研究长臂猿,保护更重要。
用不了5G,就得考虑用其他技术来替代。郑夏平介绍,华为在这里主要用了两个核心技术,一是无线模组,装在终端设备上,同样能实现及时的数据传输。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华为和海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合作,共同完成对长臂猿数据分析的算法,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数据积累,优化算法。
长臂猿最有辨识性的数据是声音。公猿和人类男性一样,会有变声期,小时候的声音基本类似,很难分辨,成年后,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纹。郑夏平说,目前针对成年长臂猿的声音识别率达到了97%。
但是音频是比视频更难处理的数据,“把声音素材拿回来只是第一步,把这么多素材听一遍才真是耗神的工作。”工作人员说。
以往,听取声音辨别长臂猿的叫声,是个简单但又枯燥的工作,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漏掉重要信息。观看画面还能有快进功能,但听音频只能老老实实听。有时为了确认一个细节,听完一段声音所花费的时间,远远比音频素材本身还要长。
中山大学教授范鹏飞,通过一系列算法和模型拟合,实现对音频素材89.2%个体识别准确率,帮助环保专家更准确地判断长臂猿家族的成员构成。接下来,基于华为的AI框架,可以实现猿声的机器识别,为每个长臂猿建立唯一的“声音身份证”。大量采集的数据整理自动归类,可以对长臂猿家族群结构的动态变化保持长期的跟踪。
现在,借助科技,雨林里的监测员们期待,明年能够发现更多长臂猿。
科技守护自然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上,科技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IUCN曾发出预警,海南长臂猿数量的锐减,意味着热带雨林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受到破坏,热带雨林对于海南和中国的意义,正如亚马逊热带雨林对于全世界的重要性一样。森林环境恶化会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19年4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与国际多个自然生态保护机构展开合作,交流自然保护的相关经验与方法,采用先进技术和理念,恢复雨林生态。“电子围栏”已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吊罗山片区铺开,包括105台卡口监控相机、约35公里长的振动光纤以及数百台红外线热感应触发相机,实现了对霸王岭和吊罗山片区重点区域的监控、监管覆盖。
这些技术的受益者并不仅仅是长臂猿,目前,整个园区的生物多样性大有改善。海南大学近期对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监测结果显示,区域内的生物多样保护成效明显,除海南长臂猿,其他野生动植物群落或种群也呈现逐步恢复的良好态势。中华睑虎、尖峰水玉杯、海南小姬蛙、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等,三年多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至少已发现了28个新物种。
在海南热带雨林之外,科技也在守护人与自然。
青海光照资源充足,青海的戈壁上,华为与国家电力集团一起,建设了大面积光伏电站。光伏板架设好后,地表的水分流失速度变慢,草长了出来。但是草如果长得太高,会卡住光伏板。于是,华为选择和当地牧民合作,在光伏电站里养羊,羊吃了草,还能保证草的高度,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在挪威,三文鱼是重要的经济物种,如果有外来三文鱼入侵,会对当地渔民的收入造成很大影响。华为与挪威钓鱼协会以及当地的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在水下安装摄像机,用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快速游过的三文鱼身上的花纹、斑点,可以迅速判断属于什么品种,渔民可以依此及时阻拦入侵。
科技守护自然,科技是工具,但更重要的是人类如何使用工具。人与自然是有界限的,森林、河流、海洋都是保护生态的屏障。在科技的协助下,人类可以更好地守护边界,而不是打破屏障。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