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最高检,如何保障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日期:11-17
检察机关新闻1+1

16日,最高检发布第三批检察机关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典型案例,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等多个诉讼类型。截至去年年底,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了4800万户,他们绝大部分是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如何通过法律保障,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健康发展?《新闻1+1》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徐向春,共同关注:最高检,如何保障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最高检发布第三批检察机关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典型案例

16日,最高检发布第三批检察机关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典型案例,一共5起。5起典型案例中,检察机关针对不同案情,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履职方式。

最高检发布5个涉非公经济控诉典型案例,为何多为小微企业?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非公经济主体的构成非常丰富,这次发布的案例多涉及小微企业,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小微企业更容易存在疏漏,企业内部管理失序,比如“融资难”“融资乱”的现象,这些在小微企业中更加突出;

二、小微企业在法律意识、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合规等方面,可能更需要司法机关合理适度的指引,这是一个需求导向的问题。检察机关平等关注,平等保护每一个当事人,每一个市场主体。

针对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检察机关如何把握“能不诉就不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尽量不走诉讼程序,确实是符合我们检察机关现在的司法理念,我们要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理念。“少捕慎诉慎押”从刑事司法理念上升到刑事司法政策,对于非公经济企业和非公人士来说,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可以分两个方面:

一、要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进而为企业员工的生活所需提供保障。非公经济的负责人,尤其是小微企业负责人,往往就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主心骨,一旦被逮捕了羁押了,负责人不在了,企业很可能面临着停产甚至破产的局面。同时,每一个企业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员工。如果停产破产,那么每一个员工都面临着正常生产生活无法保障的危险,所以保护企业实际上也是保护员工;

二、促进企业合规整改,维护正常的经营环境。非公经济经营运营过程中,很有可能出于种种原因造成了不应出现的损失,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判了之,显然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通过企业合规促使涉案企业彻底纠正了本身存在的错误问题,确保企业能够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张建利

紧急提醒!请到访过大兴区以下点位的人员,立即报备 130/80还是140/90?2亿人“被高血压”背后的“正常高值”之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