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走读式”谈话成为办案突破口

日期:11-15
纪检监察

我参加纪检监察工作已有6年。回首这些年办理的案件,我的感悟是,看似不起眼的“走读式”谈话,却很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之前,纪委办案还没有“走读式”谈话这个概念,案件的谈话场所不固定,时间也无限制。2017年提出开展“走读式”谈话后,在暂时还没有规范审批程序、制作安全预案和使用范围时,我和同事们也只是在立案后对审查调查对象简单地走完谈话程序,等对象出了办案场所就不再跟进。回想起来,当时的办案人员对谈话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认识严重不足。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后,“走读式”谈话适用对象和审批程序进一步完善,要求在初核过程中的核实性谈话环节、立案审查调查过程中的谈话讯问询问环节,必须采用“走读式”谈话,做到“一人一审批,一人一档案”。

起初,我仍是对“走读式”谈话不以为然,直到2019年,我通过“走读式”谈话突破某城区法院法官违纪违法案件查办的“瓶颈”,这才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当时,为了获取更多线索,我和办案的同事在谈话室对审查对象进行“轮番轰炸”。可是,无论我们怎么给他做思想工作,与他谈政策、讲出路、摆事实、讲证据,他始终“守口如瓶”。几轮下来,我们都成了泄气的皮球。

“在谈话室这个严肃场所给审查对象进行思想解压效果不佳,我们可以尝试在接送途中这一较为轻松的环境对其展开心理疏导,拉近距离,打开心结。”一位同事在我们研究案情时提出建议。

于是,我和同事在接送审查对象途中开始尝试,有的放矢,找其关心的话题“拉家常”,很快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我们立马趁热打铁,把政策融入聊天内容,逐渐消除对方抵触情绪。不久后,审查对象就在谈话中交代了自己的问题。

“万万没想到,在接送审查对象间隙开展‘走读式’谈话,真能实现案件突破!”我常常对同事提起这段经历。

多次实践并获得成效后,我对开展“走读式”谈话更加重视,在每次谈话前认真了解谈话对象任职经历、家庭状况、性格特点、身体状况等情况,注重用心诠释纪法中的温情,推动“走读式”谈话“走心式”开展。

同时,我将安全办案贯穿“走读式”谈话全过程,对审查调查对象每个细节都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制定严密的安全预案,确保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置。

2020年,我在查阅某局财务科副科长李某相关材料时,发现李某两年前有哮喘就诊记录。于是特别在安全预案中,对该情况提出预防措施,经医生评估后开展谈话。谈话中,李某突然呼吸急促,剧烈咳嗽并伴随胸闷、气短,脸色紫绀……我立即联系医生现场急救,同时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情况。

“亏得你事前准备充分,突发情况处置及时恰当,才未发生安全事故!”事后,案管室负责同志对我说,这名审查对象感受到我和同事们的关心,非常感动,很快就交代了问题。

截至目前,我认真落实“走读式”谈话要求,开展谈话200余人次,顺利办结案件50余件。

回顾这些年,我看到了“走读式”谈话的变化,这虽然只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一个侧面,但是“走读式”谈话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逐步完善,已成为案件办理的重要安全保障和实现案件突破的有效方式。(桂林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

让人生航船行稳致远 江苏南通:“筑巢引凤”推进人才长三角一体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