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3日讯(记者陈丽园)11月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当晚,央视《焦点访谈》以《珍爱湿地守护未来》为题,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其中关注了位于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海口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
央视报道称,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由于红树是滨海湿地中非常重要的植物,这就需要对红树林采取最严格的保护,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对红树林进行科学修复。
“红树林生态系统里面,除了红树植物特别丰富以外,其他物种也是很丰富的。”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接受央视采访时说道。
根据报道,红树林要依靠落下的种子再生长,周期长、成活率低,所以单单依靠自然修复很难让红树实现大面积成林,所以,在东寨港,育苗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苗资源圃主要负责抢救培育一些濒危红树植物。冯尔辉介绍,红榄李就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2014年的时候,一个公益机构在做全国濒危物种红榄李调查时发现野外仅存14株。所以后面就做了一些抢救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育出数千株。
“在东寨港区域,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保护好红树林,让子孙后代享受保护红树林带来的红利。”海口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