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意义何在?专家:有利于自主研发疫苗和药物

日期:10-21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近日成功从感染患者临床样本中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后续将进行病毒研究和疫苗药物研发相关工作。

对此,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流行病现场调查专家常荣山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相关疫苗研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此前我国未曾获得猴痘病毒毒株,所以影响研发进程。此次得到本土毒株,扩充了我国的微生物资源库,对后续的研究是好事。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毒从动物传播给人类资料配图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毒从动物传播给人类资料配图

获得本土毒株

专家:有利于自主研发疫苗和药物

据了解,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常发生于非洲中西部,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有专家称,猴痘的致死率低于流感,但感染后会导致皮肤组织病变,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全身水疱、脓疱疹,影响患者容貌。

今年5月7日,英国发现第一例猴痘病例。此后,西班牙、澳大利亚、德国等多个国家陆续爆发猴痘疫情。截至10月19日,全球共累计报告了75141例感染病例,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9月16日,重庆在入境人员集中隔离期间发现了一例猴痘病例。

据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布了一份关于猴痘疫苗接种考虑因素的声明,其中提到Jynneos和天花疫苗Acam2000两种可用于预防猴痘病毒感染的疫苗。Jynneos是欧美唯一获批的猴痘疫苗,而后者则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病毒感染。

常荣山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国此次成功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对自主研发疫苗、药物有重要意义。“病毒学家需要从病人的水泡中提取组织液,用人的细胞培养,让病毒复制、强化,最后实现毒株的分离。”常荣山介绍,新加坡等国本次疫情之前成功分离过,但因为跨国运输较为危险、毒株活性减弱等问题,我国此前未曾获得猴痘病毒毒株。

常荣山进一步解释,虽然非洲、欧洲的毒株也能感染中国人,但与从中国患者身上分离的毒株会有差异,得到本土毒株,扩充了我国的微生物资源库,对后续的研究是好事。

↑猴痘疫苗资料配图

↑猴痘疫苗资料配图

猴痘传染率低

专家:暂不需要大规模接种疫苗

常荣山表示,目前研究显示猴痘传染率较低,加上目前的入境隔离政策,猴痘不太可能大规模输入。另一方面,大部分40岁以上的中国人接种过天花疫苗,对于猴痘有一定的保护性。此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相似性,接种过天花疫苗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疫苗研制方面,有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灭活疫苗以及较新的裂解疫苗等技术路线可供选择。“虽然生产疫苗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国内有成熟的天花疫苗生产技术和大量的战略储备,为应对可能的猴痘疫情提供了支持。”常荣山说。

对于是否需要“大规模接种猴痘疫苗”,常荣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境外输入感染者处于隔离状态,而且是孤例,没有造成传播。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不必大规模接种。”常荣山还提到,猴痘病毒被称为“啮齿动物痘”,也会感染松鼠、老鼠、仓鼠等,如果发现有啮齿动物带来的疫情,则应考虑小范围的疫苗接种。

“武汉本次能率先分离出猴痘病毒毒株,一个很重要的支持是P4实验室。”常荣山表示,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有必要建立更完备的传染病研究、预防体系。

常荣山认为,预防输入性传染病重点在口岸城市,像广州、上海这样的大型口岸,每年有很大规模的集装箱上岸,传染病输入的风险是天然存在的。建立P4实验室和配套设施、机构,能安全快速地发现输入传染病。“广州这样的口岸理应建设P4实验室。”常荣山说。

红星新闻记者卢燕飞实习生吴亦阳吴冠衡

全球连线 中国北方“沙海”中的绿色屏障 全球连线|中国最北省份猴头菇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