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不断攀升,欧洲制造企业有可能转移到中国吗

日期:10-13

欧洲制造业企业存在“外逃”动力

受到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危机、欧元贬值等影响,欧洲工业企业的日子近来不太好过。暴涨的能源价格除了令欧洲老百姓苦不堪言,也在直接冲击欧洲工业界的众多领域。尤其是对于成本格外敏感的钢铁、有金、化工等行业,在利润相对稀薄而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更是举步维艰。

面对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十倍以上的涨幅,许多工厂的出厂价已经无法覆盖成本。今年7月,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下滑2.3%,创下两年多来最大降幅,再考虑到欧元价格也已跌至二十年的新低,相当于进口成本同步暴涨,欧洲工业企业的生产竞争力遭到了双重削弱。

高昂的能源价格并不只是推高生产成本这么简单,还将带来一系列连锁不良反应,诸如工厂停产、企业外迁、区域竞争力下滑等。欧洲有色金属协会(Eurometaux)在9月给欧盟的公函中明确表示,欧洲有一半铝和锌工厂已停产,很多宣布的还是无限期停产,“根据行业经验,一旦一座工厂进入停产,很有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开工了,因为重启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开销”。

公函进一步指出,“眼下的欧洲去工业化趋势会对欧盟的新能源转型政策造成打击,毕竟能源基建、电动车、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氢气电解槽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金属原材料供应,然而,所有的金属生产都需要稳定供应和可负担的电力和天然气支持,今天发生在铝和锌上的问题,明天也会出现在锂和钴上”。

在对德国600家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德国工业协会发现受访企业中每十家就有一家陷入停产,每四家就有一家计划或已经迁出德国。该协会因此警告称,能源危机将在本来就存在的供应链紧张和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之上雪上加霜,可能给德国部分工业企业带来“生存危机”。

从企业角度来看,真的无限期停产,坐以待毙是不现实的。如果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得不到解决,它们最终很可能被迫考虑迁出欧洲,去往能源成本更低的地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去工业化趋势一旦形成,将沉重打击其工业界实力,长远来看,还可能影响到欧洲的未来竞争力。

法国《回声报》网站9月29日刊登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题为《我们承诺降低能源价格并保护我们的经济》的文章,呼吁欧盟保住制造业企业,文中称,“我们的目标是,用尽可能快的速度,调动所有努力,以便让欧洲的能源价格降下来。我们也希望能给那些受影响最严重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尤其是那些面对国际竞争的高耗能大企业。目前欧盟范围内实施的危机临时措施太复杂,无法适应那些面临危机企业的需求。今天支持这些企业,就是为了阻止企业关门、长期混乱以及失业造成的一种长期危机,以防我们的竞争力长期遭受损害。”

成本不断攀升,欧洲制造企业有可能转移到中国吗

欧洲有色金属协会发给欧盟的公函由包括世界500强嘉能可等在内的40多家欧洲有色金属行业CEO与细分行业协会一把手联名签署

欧洲制造业会转移到中国来吗

尽管目前欧洲制造业企业遇到重重困难,乃至有外迁的压力或动力,但现在就得出他们将加大在华投资的结论,恐怕还为时尚早。

历史上,因为劳动人口减少、成本居高不下、技术工人紧缺等因素,欧洲企业对外投资乃至外迁实属平常,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东南亚、日韩、中国等也在过去数十年间先后承接了一波波欧洲工业的外迁浪潮。

然而,历史不会简单重复自己,这一波与之前的故事明显有些不同。我们值得深思的是,欧洲企业真要向外转移的话,一定会转移到中国来吗?转移到中国来,真的能解决现有问题吗?它们是否还有其他的替代选项?认真搜索英语、德语、中文媒体的话,会发现关于“欧洲制造业外迁/转移到中国”这个议题基本只存在于中文媒体中,而且以国内的自媒体为主,深层次专业剖析比较匮乏。我们不妨做一些简要的讨论。

首先,企业经营中要考虑的问题是多维度的,成本只是其中一个维度,能源与原材料成本更仅是问题的一部分。欧洲企业至少还要考虑以下几个维度问题:供应商与销售客户全球布局与合作情况,税收与就业能否真正迁出,等等。

其次,当前受能源问题冲击最大的可能是大量中小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恐怕没有能力来中国投资。

再次,尽管欧洲部分成本敏感的行业确实承受了巨大压力,欧洲有色金属协会甚至提出欧洲面临“永久去工业化”的风险,不过真正的大规模外迁举措我们还没有看到。今年以来,德国巴斯夫及奔驰宝马大众等三大车企确实有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德国上半年在华投资达到100亿欧元的历史新高,不过,巴斯夫投资项目早在数年前即已决策并官宣,德国三大车企投资则是由于在电动车领域面对中国巨大竞争压力,存在结构性投资需求,能否持续还有待观望。

从客观选择来看,欧洲企业是否非来中国不可呢?无论是欧美媒体已经炒作、鼓吹的工厂迁往东欧、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还是近期异军突起,在不断加大在欧招商引资力度的美国,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以美国为例,虽然其产业链空心化也是由来已久的问题,但拜登政府格外重视产业招商与发展,一方面限制其人工智能芯片、芯片制造设备等高精尖产业外迁,另一方面推出组合政策吸引以欧洲为代表的企业迁入。以美国低廉的能源价格、优惠的税收条件,如果再考虑其政治制度、商业环境与欧洲相对接近,企业前往投资或增资扩厂似乎显得顺理成章。

德国《商报》报道,美国多州近来显著加大在德招引企业力度,例如弗吉尼亚、佐治亚、俄克拉荷马等州。俄克拉荷马州州长Kevin Stitt明确表示:“在过去14个月中的11个月,我们都是全美能源价格最低的州”。佐治亚州经济部长Pat Wilson也强调:“我们的能源价格非常低廉,而且供应稳定”。德国《焦点》杂志指出,俄克拉荷马还强调该州将退出煤电、重用核电,有助于欧洲企业实现绿色低碳生产来增加自身吸引力。近期,拜耳、巴斯夫、阿迪达斯、汉莎等公司都做出了在美增资扩厂的决策,大量水泥、钢铁、铝业企业也正在考虑在美投资。

另一个异军突起者可能是东欧。在其低廉的劳动力、优惠的税收以及同属欧盟的地缘亲近性等优势之外,多个国家正在着力打造专门吸引欧洲工业企业的政策与策略。最新一期德国《经济周刊》专题报道,众多德国工业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动手前往东欧,比如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等国。以汽车零配件商为例,大陆汽车仅在去年就于罗马尼亚工厂增加了500名就业岗位并承诺将继续扩建,还表态将投资2000万欧元在该国设立研发中心;德科斯米尔(Dräxlmaier)官宣将在罗马尼亚投资2亿欧元,会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配伟奥控(PWO)预计将扩建在捷克的两间工厂,并有望增加800名员工;马勒已在东欧先后拥有15个工厂,采埃孚则在多个工厂投资之余也在追加研发投入;等等。

今年以来,德国工商会匈牙利分会已收到360份德国工业企业的具体投资计划或意向;在招商宣介中,波兰把自己称为替代中国的主要选项,按照中国地方招商项目编制自身官方材料。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德企已在波兰投资逾5亿欧元,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可见,全球范围内一场针对欧洲工业企业的“争抢大赛”正在激烈地展开之中。

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该如何做

在华生产发展是机遇还是挑战,每个欧洲企业心里都有一本自己的账要算。从总体来看,不外乎是对商业逻辑与政治逻辑进行综合评判,再做出最终决策。

从商业逻辑角度来看,这笔账往往是合算的,机遇是无穷的。对于参与跨国竞争的企业而言,当前中国在市场、成本、供应链、创新等多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在华生产对于欧洲企业存在明确的吸引力: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成本相对适中;国内市场日益巨大、消费者接受度高;金融监管逐步开放,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等等。

前面几点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最后一点即中国的创新研发能力可能受到的关注并不多。中国欧盟商会(EUCCC)6月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高达72%的在华欧洲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公司的创新能力与欧洲公司相当,甚至更强,大多数在华欧企得益于在中国进行创新研发,并将继续这一战略,从而留在中国参与竞争、共享成长。75%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增加在华研发投入,18%的企业会保持现有水平;55%的受访企业表示其在华“研发生态系统”已成为全球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75%的企业表示,其在华研发成果不仅用于中国,也在全球市场使用。

以上四项优势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闭环。大市场催生了大资本与全产业链,大资本与全产业链又进一步助推外资企业在华融入创新链条。欧盟商会这份报告指出,欧洲企业认识到,中国的研发生态越来越有活力,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有许多优势,包括有大量合作伙伴、富于创新的科研人员、庞大市场以及能够将新技术快速转化为商业应用的能力等。

不过从政治逻辑角度来看,当前中西方地缘政治关系充满矛盾张力,可能对欧洲企业做出在华投资决策构成挑战。

即便如此,中国与欧洲合作的韧劲不应低估,同时,中欧之间早已不是单行道,中国对欧投资同样在稳步增长,我们在谈判中拥有的筹码已今非昔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在欧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06亿欧元;今年一季度,中企在欧投资21.3亿欧元,达到美国的近两倍(约11.7亿美元)。要想助推中欧投资合作屡攀新高,中欧企业进一步合作共赢,我们可能要熟稔双方顾虑,洞悉相互优势,整合彼此关切。

这里,试提出几点建议:

1.一方面,不断加强加深对欧盟及欧洲主要国家的交往,在深入沟通中不断寻找和扩大彼此合作面与共识基础;另一方面,事实胜于雄辩,出炉新的稳外资促合作相关政策措施,给予对华友好与长期经营的外资企业明确预期和合作信心。

2.地方政府宜加大国际招商力度,深入研究、及时出击,抢抓这一波欧洲工业企业外迁中带来的合作机遇。一方面,可在进一步钻研洞察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着力打造并突出宣传中国在市场、成本、供应链、创新等多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推动欧洲企业在华人才招聘、订单获取、融资落地等业务需求解决,展现诚意与实力。近期欧洲在华重要投资项目并非都在一线城市,诸如沈阳(宝马)、长春(奥迪)、湛江(巴斯夫)、无锡(默克)等都抢抓住了不少优质国际项目,国际产业迁移的浪潮或给二三线城市与区域带来难得的新机遇。

3.中企在欧可加大投资合作步伐,尤其注意进一步拓展合作的领域与形式,如加强在欧绿地投资、开展技术合作、赴欧创新研发、在欧资本上市,等等。欧洲企业的跨国合作,往往也取决于是否能找到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中企出海本身有助于双方形成紧密关系,说服巩固欧企来华意愿。此外,企业自身应加倍致力于科技创新,那些能把中国创新、中国品牌乃至中国标准推向全世界的企业定将受到时代的超额奖励。

近年来,国家实力和国际关系对企业海外发展、地方国际招商的影响日益凸显,反过来,企业和地方的发展与形象也构成了一扇扇国外人士认识中国与中国人的小窗。我们应顺势而为,既加大力度推动欧洲企业来华扎根、良好发展,又促进优秀民族企业走出国门,弘扬互利共赢、扩大生态伙伴,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社会,最终参与所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生态链的全新塑造。

(作者系北京帕特纳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兼任英国 OCO国际咨询集团中国区高级合伙人、意大利国家投资发展署驻华首席代表等职务)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有删节。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浙江昨日本土新增“5+2” 内蒙古昨日新增本土53+276,其中呼和浩特2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