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从“闽江源”开始了奔腾的旅程。在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生长着数不胜数的珍稀动植物。这几天,新一轮的闽江源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正在进行,一起来一场探秘之旅。
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每隔5年就要进行一次,目的是摸清大森林的家底,也考察保护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片横亘于闽江源的连绵山峦被保护了起来。这也让和植物打了40多年交道的老高,在最近10年收获了最多的植物新朋友。
福建生物工程学院副研究员高元龙:毛萼香茶菜属唇形科,它是福建省的新分布。在闽江源保护区发现福建新分布(植物)约20个品种。
秋季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白日里动物们往往匿了影踪,但沿着考察路线一路向海拔更高处寻觅,它们的栖息痕迹带着我们翻开了一页又一页的“百科全书”。
季节更替,又一批新的红外相机要布设在这些野生动物们的“打卡地”。
算上这次科考,在闽江源的大山里已经有近100台红外摄像机,用最不打扰的方式,记录着森林精灵们的生活点滴。海拔880米,成片的针叶树种开始“咬合”进常绿阔叶林,这里栖息着诸多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类,其中就有“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