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吴运铎实验幼儿园,孩子们展示送给老师的“笑脸卡”。图/新华社
据南国今报报道,临近教师节,广西柳州某学校一个家长群被曝出要求家长凑钱给老师购买化妆品礼盒,其中一名家长表示不参加后,被要求退出家长群。
起因是该班级家委会一名家长在“家长商量群”里发布了一则信息称,经家委会商讨,本次感恩教师节活动由家委采购组三位家长购买礼盒,直接快递到三位老师手上,费用不占用班费,由全班56位家长分摊,金额为每位家长40.72元。据该班级的一名家长表示,目前只是讨论阶段,家长钱都没有交,礼品也没有买。
当日,柳州教育局发布公开信,呼吁家委会主动抵制请客送礼歪风邪气,义正词严拒绝“变相行贿”违规行为,广大家长如果遇到假借各种名义向教师赠送礼金礼品等行为可向市教育局举报反映。
对广大教师而言,最想获得的礼物并不是什么物质奖励,而是学生和家长的真心认可。因此,教师节送礼不在于有形的东西,更在于发自内心的祝福。
话虽这样说,但向辛勤耕耘的老师表达敬意与祝福,也是人之常情。因此,总有家长想方设法要给老师“意思意思”。作为担负家校之间沟通交流重任的家委会,这种时候本应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倡导家长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比如发条短信、送张贺卡或以班级的名义买几束花等象征性地表示一下。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家委会却常常“顺水推舟”,甚至不惜鼓动家长们集体为教师购买礼品。不管家长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不少家委会都会乐此不疲地自我“加戏”。就像这件事中,因为家长不同意“凑份子”就被要求退群,不少网友直呼,家委会可真是“惹不起”。持不同意见的家长,公然遭到家委会排挤。就算其他家长有不同想法,见状也只能默不作声随大流。
▲广西柳州某学校一个家长群要求家长凑钱给老师购买化妆品礼盒。截图来自社交媒体
家委会“绑架”家长,并非个例。去年教师节前夕,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深圳市光明区领导反映,某中学初二年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为教师节购买礼品。经调查,是家委会自主行为,学校教师均未参与。学校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通知家委会将集资退还家长。
两起事件的具体情形虽然有所不同,但性质如出一辙。所谓的“倡议”看似“自愿”,实则有越俎代庖绑架家长之嫌。即便有家长不愿意,但碍于情面也只能不吭声。家委会屡屡自我“加戏”,背后所折射的家委会角色错位问题。
若家委会成了取悦老师的“捷径”,或者异化成学校和老师的“提线木偶”,不仅有悖设立初衷,更会对教育生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被绑架的家长固然敢怒不敢言,一旦纯洁的家校关系变了味,还可能会害了老师。
近年来,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强调教师不得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各地教育部门也会专门作出强调。这早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不容某些家委会充耳不闻。
值得肯定的是,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对家委会的越界行为保持沉默。深圳和柳州的两位“另类家长”,敢于向家委会说“不”,表达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声,也警示家委会要恪守边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师节即将到来的特殊时刻,家委会更要充分发挥正面功能,让家长不再为送礼的事情而焦虑,也让老师们过一个风清气正、心情舒畅的节日。
撰稿/胡欣红(教师)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