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丁舟洋每经编辑梁枭
膝盖半月板手术后在家静养,盒马成都天廊店店长王安平坐不住了。医生建议他休息三到六个月,可眼见成都疫情日趋紧张,王安平的“条件反射”就是回到店里,哪怕日行一万步是打底。
京东成都琉璃配送站营业部负责人彭友洪穿上了“京东小哥”的背心,临时增补为站内第26名京东配送员,支援忙得喘不过气来的固定配送员,为辖区里的“万人小区”送货。
9月1日接到全市居民“原则居家”的通知后,成都希望食品销售经理杨柳柳第一时间赶往伊藤洋华堂超市双楠店。比她到得更早的是成都希望食品一线销售人员。“还不用我提要求,周四原本在家调休的销售员们就主动去卖场帮忙。”
小酥肉和火腿肠是成都希望食品供应给商超的主力产品,杨柳柳嘱咐销售员们,一旦货架空了,一定要放下手上的事,全力补货。如果大家看到火腿肠的货架都被抢空了,心中难免恐慌。饱满的货架是给居家市民的一颗定心丸。
零售、超市、电商、快递……特殊时期,步履不停的保供人们,像一张网兜住这座城。“市民们需要我,我在他们更安心。”
“谁不想回去吃上一口家里做的饭”
零点时分,彭友洪和同事们装完最后一批货,拉开放在站点的行军床打个盹。清晨六点,又一批载着待分发货品的卡车驶来了。
9月1日以来,京东成都的订单量激增。这是一次供应链的压力测试,不仅要货品充足让大家买得到,还要运力匹配让每一单能送达。
虽然彭友洪是管理岗,但一旦站点运力不足,他就会穿上快递员服装,成为一名机动配送员。
彭友洪正在封装包裹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完全跟得上”,电话那头,彭友洪笃定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即便有的居民所在小区处于‘中高风险’,也完全不影响他们在京东上的下单和体验。我们会把货品放在小区指定的保供点,昨天下单,今天就能到。”
大学毕业后入职京东两年半,26岁的彭友洪工作以来就一直在经历疫情的考验。“2020年初,疫情刚暴发时,我们进不了小区,看着垒得像山一样高的快递送不出去,心里很难受。现在可以很顺畅地把货理出来、运出去,然后到小区给客户打电话,告诉他们来取货点拿。”
可是,快递到家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百米,一直是让人们甘愿花多一点钱也要选择“送货上门”的原因。但在如今成都疫情防控升级的形势下,彭友洪们无法进到小区。
当他看到一个女生自己走到小区门口,要扛回家三、四袋大米时,彭友洪递上一个拖板车,让她把米拉回家。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备注了辖区老人客户电话,“如果遇到老年人的订单,我会给小区物业打电话,请他们帮忙送上门。”
到“打硬仗”的时候,事情千头万绪,彭友洪除了与快递员们并肩作战,还要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比如,快餐店都关门了,二十多个兄弟姐妹们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送完中午的快递,彭友洪骑着电瓶车在街道挨家挨户“找吃的”。终于找到一家两层楼的餐饮商户,一层底商不能开门,小店老板可以在二层厨房做一些简单实惠的快餐,供快递员们提取。
夜深了,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站点,这又是回不了家的一晚。“收到疫情防控升级的通知后,我们已轮流回家把自己的洗漱用品和两、三套衣服拿上,作好这几天都回不了家的准备。”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后,大家累得不想说话,躺在睡袋、行军床里,只有手里的手机屏幕还亮着,睡前跟家人们报个平安。
“我明白,大家谁不想回去吃上一口家里做的饭呢。”彭友洪的家距离站点二十多公里外,他想回家给新婚妻子送些她爱吃的零食,但他不能。“现在我们待在外面,是为了保障更多人的生活,把货品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这是这份职业的义务,也是满足。”
能买到柴米油盐,也能买到一束鲜花
一个月前,王安平做了膝盖半月板手术,医生建议他休息至少三个月。可高温限电与疫情紧张无缝对接,王安平顾不上遵医嘱了,“在家里躺不下去,拄着拐也得去店里。”
9月1日,他所负责的盒马成都天廊店客流量达到峰值,两千多平方米的卖场无法容纳前来的顾客,不得不每小时限流入场。
“我们门店全体员工加上盒马配送员,总共150多人。从中午开始,线上订单爆满,线下客流高峰。我们一批员工临时增加收银通道和出入口通道,尽快疏散顾客;另一批员工进行补货、铺货;不在岗的内部员工都被喊了回来,支援配送运力”,王安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特殊时期,大家没什么怨言,心里都知道我们应该做。”
王安平(右)在店里工作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尽一切所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十一年“商超人”王安平早已形成的思维定式。遇到不能提供24小时核酸报告的客人,家里又很紧急需要购物,“他进不来,我们就想办法送过去。”
8月底,当得知锦江区成龙路街道蓝谷地社区被封控,需要商超保供支援时,温江盒马烘焙区主管谭琦主动请缨,和同事们组成临时小分队,在蓝谷地支起一个露天的“流动盒马”。
凌晨四点,赶往青白江仓库拉货,八点到达,摆摊、陈列商品、引导顾客购买。“我们带来了柴米油盐、水果、月饼,还有鲜花。”谭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鲜花不能吃、不能用,似乎并非防疫居家期间的刚需。可谭琦直觉感到,大家会需要的。“宅在家里,生活挺单调的。如果出来买东西的那个人,除了给家里带回食物,还能捧回一束花,是不是也能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
蓝谷地“流动盒马”售卖的鲜花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果然不出所料,鲜花很受欢迎。出来买菜的客人不能逗留太久,也顾不上和他们多作交流,但当居民们看到流动超市上居然还能买到鲜花时,尽管隔着口罩,他们脸上的惊喜与笑意,谭琦都能感受到。
保障洁净的清水,也保障丰富的饮料,保障吃穿用度,也保障一束鲜花。这不是矫情,是对所有认真生活的人们的尊重。吃到喜欢的食物,闻到一束花香,保供人守护的,是温饱,更是温暖。
不仅不涨价,该做的折扣依然照做
保供的压力传导到美好食品一线销售人员时,无论是他们的合作商超伊藤、盒马,还是他们的上游生产公司成都希望食品,都早已作好了准备。
“这几年疫情反反复复,我们一旦觉察到有苗头,就会提前预判,适当地往门店多放一点货,以防万一。”成都希望食品销售经理杨柳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一般来说,顾客们不会大量囤火腿肠,如果想到去囤这些刚需物品,还买不到时,真的会很心慌。
考虑到“火腿肠被抢完了”这句话会涉及不安情绪,杨柳柳叮嘱销售人员,一定不能让火腿肠货架空荡荡,一旦看到卖空了的位置,要立刻拿出库存填上。“我们公司的后勤部门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工厂也一直在生产,货品供应保障不成问题。”
超市货架上的火腿肠图片来源:成都希望食品供图
9月1日正值伊藤双楠店店庆,来门店“扫货”的大爷大妈们悄悄对来巡店的杨柳柳说:“赶紧多买点、多囤货。”杨柳柳和销售人员一遍遍宽慰他们:“不用担心,我们美好火腿肠和小酥肉能够满足供应。”
“官宣”疫情防控措施升级这天,商超空前忙碌。成都希望食品所有正在轮休的一线销售人员几乎全部主动自愿返岗,“他们知道现在卖场离不开人,销售人员有一种‘市民需要我,我在让他们更安心’的使命感。这是一种零售人的自觉。”杨柳柳说。
而那些背着销售业绩的促销员们,此刻返回岗位却并没有为了冲销量怂恿消费者们多囤点。“看到哪里缺了一点货,我们立刻补上,绝不会营造那种让大家‘快来抢’的饥饿营销。”
成都希望食品生产线图片来源:成都希望食品供图
至于价格方面,杨柳柳表示,不仅完全不涨价,该做的折扣活动还是要继续做。“比如我们的商品参加了伊藤的店庆折扣,不会因为现在生意好,就把折扣停了。盒马的88会员折扣日,也还是在做。”
9月2日,杨柳柳再去合作商超巡场,发现市民们的抢购情绪已缓和了下来。商超货架持续饱满,线上平台供应充足。据杨柳柳观察,当天到门店买东西的顾客不是有啥拿啥盲目扫货,是挑选自己需要的。
一个买美好小酥肉的客人搭配购买了一箱啤酒。爱美食的成都人,这一刻依然挺会吃的。
“食物有安抚人心的作用,如果不管味道好不好,只能凑合吃一口填饱肚子,一定挺郁闷。这时候能吃到好吃的,心里会有一种莫名的安定感。”杨柳柳回忆起那个买酒买肉的客人对她说,“酥肉配酒,越喝越有”。那一瞬间,成都人的达观也感染了她。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43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