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监测人类活动痕迹能看到什么?地球大数据告诉你

日期:08-27
可持续发展卫星郭华东亚洲象地球

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数字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对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进行监测评估非常有必要,其中空间大数据也是很重要的。

人类至今已经发射了很多用于监测地球的卫星,包括环境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但这些卫星的目标大多都是对准自然的。那么能否有一种卫星可以用来精细地监测人类活动痕迹,展示人和陆地表层目标相互作用之后留下了什么?借助于空间技术,我国的科学家做到了,并已实现对卫星收集的大数据进行分析。

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主任郭华东在2022年浦江论坛开幕式全体大会上谈到数字技术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话题,他以空间大数据为例,展示了对上海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监测结果。

这些环境监测结果是基于去年11月我国发射的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收集的数据分析得到的,一系列数据包括上海城市灯光数据、多光谱数据以及热红外数据。

从卫星上看,灯光的亮度代表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和工业活动的活跃度。此外,热红外仪器可监测非法排放情况;对城市的扩展和扩张,则可通过高精度的卫星影像做动态监测。郭华东表示,每天进行数据的监测有助于精细刻画“人类的活动痕迹”。

“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数字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对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进行监测评估非常有必要,其中空间大数据也是很重要的。”郭华东说道。这些数据包括定量探测城市发展的速度、人居格局状况、能源消耗情况。

从天上监测人类活动痕迹能看到什么?地球大数据告诉你

郭华东呼吁一定要重视数据。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17个目标,含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方面,涉及内容繁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监测、评估与科学研究需要针对目标特性的数据,在现有卫星系统中找不到答案。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17个,怎样实现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数据。”郭华东表示,“一类是有方法没有数据,一类是没有方法也没有数据,我们发现这些目标中超过一半是没有数据的,没有数据就做不成研究,无法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这也是发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的意义据介绍,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不仅热红外和微光仪器的分辨率高,还能将热红外、微光、多光谱仪器组合起来进行探测,实现全天候的观测;同时,可保证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大范围数据。

在服务国际科学家、构建数据共享机制方面,该卫星不仅可以为中国国内监测提供数据源,还能为中国科学家进一步开展全球性科研工作提供数据,包括全球森林监测、沙漠化动态监测等。

郭华东还特别提到了我国的海南省,他建议可以将海南列为可持续发展示范省进行建设。“应该说海南省无论做低碳战略还是可持续发展都有独特的优势。作为一个有3万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省份,如果形成了示范效应,还可以往东南亚推广,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郭华东表示。

在谈到如何用大数据支撑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时,郭华东表示,过去4年,中国撰写了《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系列报告,其中包括几十个指标评价,其中比较关键的指标包括生态系统碳汇。“近20年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显著增加,这些增加主要来自于温度升高和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他说道。

近日,CBAS发布的另一项地球大数据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里,亚洲象栖息地总丧失面积约为67635平方公里,这一丧失面积约占2000年亚洲象栖息地面积的13.4%,表明亚洲象栖息地丧失情况远比人们预期的要严重得多。

研究人员表示,21世纪以来,森林砍伐造成的栖息地丧失成为亚洲象濒危的首要原因,但全域亚洲象栖息地丧失面积、强度、时空分布以及驱动力等关键信息的缺乏,严重影响人们对亚洲象濒危状态的客观评估与野生种群恢复的全球努力。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新华全媒+丨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助推产业稳健发展——成都车展观察 媒体:抽干湖水捕捞鳄雀鳝 也是一个大型科普现场
相关阅读: